1 / 6
文档名称:

美食与健康之我见.doc

格式:doc   大小:54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食与健康之我见.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25 文件大小:5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食与健康之我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食与健康之我见
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班级:国贸103班
学号:20104010347
姓名:张延景
时间:2011年10月22日
小时候,我有一个愿望,特别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厨师,当时觉得厨师特别伟大,任何简单的原料经他们之手都可以变成一道道美食。
慢慢的长大,骨子里对美食依然情有独钟,但意识里对健康的追求愈发狂热,最羡慕那些怎么吃都吃不胖的朋友。比起之前的愿望,我更想成为一名营养膳食师,我要帮助那些像自己一样希望可以美食与健康两不误的朋友。
平时最喜欢看一些关于食疗的电视节目以及健康饮食方面的一些书,和很多人一样,我爱美食爱的狂热,可是也很在意自己的健康。与其暴饮暴食后再痛苦的减肥,不如为自己定制健康饮食计划,保持自己的青春。
之前老师讲人类吃的食物需大致做到,“一二三四五,红黄白绿黑”,此前也有看到一个教授发表的关于人类饮食与健康的看法:人类吃的食物不外乎以下五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第二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富含动物蛋白质的瘦肉、禽、蛋、鱼类等;第三类是富含植物蛋白质的豆类,以及乳类和乳制品;第四类是蔬菜、水果;第五类是油脂。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此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具抗氧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人体对不同的营养素需要量相差极大,蛋白质、脂肪每日需几十克,而微量元素硒、维生素B12每日仅需若干微克。营养学家把每日需要量在1克以上的营养素称为宏量营养素、包括六大类40多种;将每日需要量从微克到毫克级的营养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称为微营养素。
不同食物的营养素成分不同,如米、面等以淀粉、即碳水化合物为主;牛奶、大豆、鸡蛋、瘦肉以蛋白质为主;水果、蔬菜则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间的千差万别要求我们想做到膳食平衡,营养全面,就一定要不挑食、不偏食。由于世界各、生活习惯各异,特别是农畜产品、鱼类等食品生产数量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食物结构。如欧、美等国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为典型的素食结构;日本吸收东西方膳食的优点,植物与动物蛋白搭配比较合理,加之政府对膳食营养比例、食品构成、消费比重的重视,使日本人均预期寿命现在居世界前列。

我们炎黄子孙自古就注重营养,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中衡、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之间的互补,中国是世界上保持食物的生物来源多样化最丰富的衡有许多精辟生动的论述。怎样才能做到平衡膳食呢?就是要根据身体需求,调整膳食结构,科学配餐。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几大营养素的比例,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保其正色”就是这个道理。
人在一生中,通过一日三餐把近百吨的水、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食物一口口地吃下去,由婴儿长大成人,塑造了自己的身体与健康,一个人一年的饮食量达一吨之多。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要根据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决定。如果按食量分配,每个人一天吃
500克主食的话,早晚应各吃150克、中午200克,即采用3:4:3的三餐分配比例比较合适,就是我们常说的“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科学配餐有以下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