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zhyp948@ QQ:497277443
揭东县地都中学郑映潘
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主要内容:
一、焚书坑儒与黄老学说
二、董仲舒改造儒学
三、汉武帝尊崇儒学
四、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背景和意义
一个王朝一个帝王一个读书人
西汉(前202-公元9年)
汉武帝(前156-87年)
董仲舒(前179-104年)
主题一焚书坑儒与黄老学说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
是丧家狗。——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对儒学有
哪些贡献?为什么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会成为“丧家
狗”?
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各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缺乏实施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荀子:“仁义”和“王道”;“礼法并施”、“王霸兼用”
焚书坑(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人在这首诗中讽刺了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儒学在
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焚书坑儒
儒学评击时政,是古非今
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治身、治国两个方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黄帝
老子
想一想,西汉初年采用什么思想治理国家?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无为无不为”,“积极无为”。
黄老学说
“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
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食”——《汉书·食货志》
想一想,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以黄老思想治理国家
呢?黄老思想的实施又有何影响?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
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
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
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吸取秦朝灭亡教训;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汉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西汉社会的稳定。
主题二董仲舒改造儒学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
与天同者而用之。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
意之所予也。——董仲舒《春秋繁露》
结合材料归纳董仲舒的有哪些思想主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
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
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