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教师导学案学习心得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课堂效率已刻不容缓。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目前,很多学校都在推行导学案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了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传业、授道、解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学习方案。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下面就导学案谈几点体会:
一、学案导学要求教师着力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
1、是课堂公关能力。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是教学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减少语言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3、是指导催变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二、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2、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学案编写至关重要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