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ipv6论文-
浅谈IPV6发展前景及特色应用
摘要:文章探讨了IPv6业务及应用的发展现状,IPv6协议在支持新业务方面的优势,IPv6与下一代网络业务系统/平台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业务系统中部署IPv6的总体策略。
关键词:IPv6协议;RFID;家庭网络;F一代互联网
IPv6协议是下一代互联网(NGI)中的重要协议。经过多年的发展,IPv6基本标准日益成熟,各种不同类型的支持IPv6的网络设备相继问世,并逐渐进入商业应用。在运营领域,国外部分电信运营商已经建立IPv6网络,并开始提供接入服务以及一些基于IPv6的增值业务。GI)工程,以促进NGI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在网络已经基本成熟的条件下,如何在其上为用户提供新的业务,并为运营商创造新的价值,这是下一代互联网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讨论了IPv6业务及应用的发展现状、IPv6协议在支持新业务方面的优势、IPv6与下一代网络业务系统/平台之间的关系、在业务系统中部署IPv6的总体策略等。
1IPv6支持业务的优势
IPv6协议要在电信网络上获得广泛应用,必须具有支持新型业务的能力,或者至少能使已有的IPv4业务得到改善和增强,否则,运营商就缺乏使用IPv6协议的动力。目前看来,IPv6在支持业务方面主要有以下技术优势:
在IPv4网络中,公有IP地址的不足导致了用户广泛采用私有IP地址。为了实现用户私网中发出的IP包在公网上可路由,在用户网络与公网交界处需要NAT设备实现IP报头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等信息的翻译。当终端进行音视频通信时,仅仅进行IP报头中的地址转换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于IP包净负荷中的信令数据进行转换,这些都需要复杂的NAT穿越解决方案。总之,私有IP地址及NAT的采用限制了多媒体业务的开展,特别是当通信双方位于不同的私网中时,即使媒体流穿越了NAT设备,还需要经过中间服务器的中转,降低了媒体流传送的效率,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而在IPv6网络环境中,充足的IP地址量保证了任何通信终端都可以获得公有IP地址,避免了IPv4网络中私有IP地址带来的NAT穿越问题,能更好地支持多样化的多媒体业务。
在IPv4网络中,NAT设备修改IP报头的方法和IPSec基于摘要的数据完整性保护是矛盾的,影响了IPSec的部署。由于IPSec已经成为IPv6协议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而且IPv6网络中的终端可以普遍得到公有IP地址,因此能很方便地利用IPSec协议保护业务应用层面的数据通信。如日本NTT公司目前的m2m-x平台就充分利用了IPv6IPSec机制,当用户终端之间要进行通信时,可根据运营商或用户自己设定的策略实现数据的私密性保护、源认证和完整性保护。
IPv6协议集成了移动IPv6,因此移动性是IPv6的重要特色之一。有了移动IPv6后,移动节点可以跨越不同的网段实现网络层面的移动,即使移动节点漫游到一个新的网段上,其它终端仍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原来的IP地址找到它并与之通信。IPv4协议中也有移动IPv4协议,但IPv4基本协议和移动IPv4协议是两个相对分离的部分。移动IPv6在设计时采取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