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评价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天津商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评价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姓名:李捷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郝建新
2012-05摘要
摘要
随着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意义上对公共交通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已经
无法适应居民日益增长的高效率和高可达的出行要求。可达性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状况的一
种评价手段,对城市网络布局、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公共交系统建设等问题都起到重要影
响作用。因此,对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寻求一
种可以科学反映目前公共交通状况的评价模型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
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以及正确评价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的意义,深度剖析了现阶段影响公
共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因素,为之后系统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而后采取理论研究和比
较研究的方法,对现有的可达性模型进行考察,总结各模型的优势与不足,并且从对模型
侧重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的可达性系统评价模型,即
可达性系统定量评价模型和模糊评价系统优化模型,最后以天津市为例对新模型进行了实
例研究,运用系统定量模型对天津市区之间的可达性状况进行了比较,之后运用模糊评价
系统优化模型对天津市整体的可达性状况进行考核,从而更好全面的验证了新模型的运用
效果,自此基础之上,总结了新模型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
向。
关键词:可达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模糊分析;问卷调查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与
此同时,一系列的“城市病”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日益凸显,其中,公共交通发展滞后成为
“城市病”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城市公共交通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脉动,是
提高城市综合功能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对城市产业的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城际、
城乡间联系等起着重要的纽带和促进作用。因此,科学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城市规
划的前提之一,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的协调发
展。
对于可达性的研究最早应归属于古典区位论年提出,它主要是针对
空问上某一要素实体点、线或区域的位置优劣程度进行度量,用于描述商业分布的引力模
型。在古典的区位论中,可达性被看作反映交通成本的基本指标。随着可达性研究的不断
深入,更多的模型相继出现。可达性最为一种系统效率评价指标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
人文地理学、地球信息科学、城乡规划、交通运输经济学等学科。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加
大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可达性的研究范围及其研究方法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并逐渐形
成了比较健全的度量体系。
至今为止,由于学者对于可达性的研究无论是研究范围、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
均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了他们对于可达性的定义也不一样,如何理解、诠释可达性的概念,
深刻理解可达性的意义,恰当使用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对本研究的顺利进行起到关键性的
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科学的、『确的建立起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模型。
鉴于此,本文将研究范围定位在大中型城市市区,研究对象为城市公共交通,重点探讨基
于多因素评价因子基础上的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状况,建立其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的系统
评价模型。
城市是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地区。在城市众多第一章导论
子系统中,城市交通系统所扮演的角色也越发显得重要,它决定着城市人、物、信息等因
素的流动方向以及速度,是整个城市发展网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作为城市基础
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交通也决定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以及政府公共服务的质
量。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良好的交通
系统也是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研究意义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构成城市的骨架,而现有的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模型就是最重
要的分析技术之一,是进一步提高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基本前提之一。所以,正确、合理、
全方位的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的可达性问题,对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结构和布局以及城市土地
的合理化使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借鉴性作用。
理论意义: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的研究较多,但是研究多从主观因
素着手,采用不同的定量分析模型以及不同的研究角度,使得现阶段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
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