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读《实践论》.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实践论》.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4/15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实践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原著阅读
项目名称
原著阅读(必选项目)
基本要求
在任课教师推荐的篇目中,结合自己实际选择阅读;
完成1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书笔记;
时间节点:按老师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
读书笔记
篇目名称:《实践论》
阅读时间:2011年4月15日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论著之一。在《实践论》中,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从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出发,系统阐述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知与行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即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将真理付诸实践,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辨证唯物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不能离开实践,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的活动。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后来邓小平同志将其发展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详细的分析了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
(1)认识是受条件制约的。认识是受社会和历史因素的制约的,所以要获得客观的、指导意义的认识,对人、对社会和对历史都应该有所了解,结合这些制约因素下进行实践而得到的认识才是接近客观和具有指导意义的。
(2)实践修正认识。人们通过社会实践产生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预期的结果,认识才被正式。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结果,人们会从失败中修正认识,“吃一堑长一智”。
(3)认识的过程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认识先从感性阶段开始,待感性认识丰富到一定程度,对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产生概念、判断和推理,进入认识的理性阶段,逐步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内部联系。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4)知识源于直接经验。知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
(5)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当我们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认识,就能够解释世界,能够利用认识能动的改造世界。认识的本源来于实践,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将理论再用来指导实践。
(6)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客观世界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