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材料质量要求
1、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m,,严禁与碗扣架杆件及其他不同规格杆件混合使用。
2、扣件:根据《可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的规定,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3、脚手板:脚手板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宽度不宜小于200mm,重量不宜大于30Kg,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
4、安全网:立网符合《密目式安全立网》GB16909-1997要求,外观不得有断纱、破洞、变形及有碍使用的编制缺陷,网目密度不应低于2000目/100cm2,环扣孔径不低于8mm。水平网符合《安全网》GB5725-1997要求,抗冲击性能达到冲击高度10m,网边、系绳不断裂。
5、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6、外架钢管、栏杆均采用橘黄色,扣件刷暗红色防锈漆,剪刀撑刷黄黑安全色。
7、人员:必须持有上岗操作证。
二、外脚手架设计概况
1、本工程特点
(1)、,分四个阶段搭设,所以采用挑脚手架与落地脚手架。
(2)、落地脚手架从负二层到一层顶为第一个阶段(),悬挑脚手架从二层到七层(架高18m)为第二个阶段第一次悬挑,从八层到十三层(架高18m)为第三个阶段第二次悬挑,从十四层到十九层(架高18m)为第四个阶段第三次悬挑,从二十层到屋面层(),为第五个阶段第四次悬挑。
2、落地脚手架搭设要求
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按装修脚手架搭设,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网。双排单杆式脚手架。,,,内侧立杆距建筑物墙外皮35cm,局部离墙过大可采用小横杆内伸填芯防护;小横杆间距≤,小横杆内伸出端距建筑物≤100 mm。
三、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1、地基处理
基础必须平整,脚手板作为垫板,在木脚手板上放置钢底座或钢靴,钢底座上放置立杆,之后按设计的立杆间距进行放线定位,铺设木脚手板要平稳,不得悬空。并在四周距脚手架外立杆50cm处设一浅排水沟。
2、立杆
立杆顶端高出结构檐口上皮2m。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50cm。
立杆示意图:
3、大横杆:
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其长度不小于三跨,,
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柱的距离不大于50cm。
4、小横杆:
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即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cm。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柱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在作业层的大横杆上,两立杆之间等间距设置增设一根小横杆,间距75cm。小横杆伸出大横杆的距离不小于10cm。
5、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c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6、剪刀撑:
剪刀撑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单立杆部位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
剪刀撑按水平6跨垂直6步一组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左右。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和长度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内。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cm,并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cm。用黄黑漆相间涂刷安全色。
剪刀撑示意图如下:
7、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松木、厚5cm、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