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文档名称:

2015版思修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ppt

格式:ppt   大小:5,823KB   页数:10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5版思修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ppt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18/4/22 文件大小:5.6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5版思修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个人品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第一节社会公德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定位
(二)公共生活——特征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三)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四)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
道德
法律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一个社会健全程度的标志。因此,如何获得社会秩序的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所有谋求社会秩序的方式中,通过政府而实现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最为可靠的。一个社会只有实现了公平和正义,才能够消解一切根本性的社会冲突诱因,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供给。
政府控制:社会秩序获得的可靠方式
社会公平:社会秩序获得的基本标准
道德整合:社会秩序获得的根本出路
美国心理学詹巴斗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过了一个礼拜后,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车子保持完好;而破损的那辆车则被偷走了。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这辆车仅仅几个小时就不见了。
对此,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碎了一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社会秩序就会遭到破坏。
防止“破窗”,防范未然
措施
及时“修窗”,防微杜渐
发挥教育作用,使人不想“破窗”
发挥监督作用,使人不敢“破窗”
发挥制约作用,使人不能“破窗”
发挥机制作用,妥善修补“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