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基处理
实习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勘查技术与工程02班
学号 20094690
姓名朱智清
指导教师崔可锐老师、查甫生老师
2012年03月25日
地点:安徽省铜陵市。
时间:2012年03月24日。
目的:地基处理课程强夯法的野外实验见习。
意义:通过地基处理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机理和设计计算,但对野外的设计;计算;操作;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还缺乏了解,此次通过野外的见习和现场技术人员的讲解,加深对野外现场各种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施工单位:
野外实验方法:步骤;各种数据及评价(包括地基处理的类型;步骤;夯锤重量;落锤高度及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夯数和夯距;工艺参数;施工工艺流程;常见问题和自己对该方法的评价):
(1): 地基处理的类型: 杂填土地基上利用强夯法夯实
(2):强夯法具体施工步骤:
1) 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 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 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 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7)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8)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3):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1) 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 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和漏夯应及时纠正;
3) 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
4) 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5) 一般情况下夯锤重可取10~20t。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压力宜取小值。锤的底面宜对称设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
6) 强夯施工宜采用带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它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7) 当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夯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
8) 强夯施工前,应查明场地内范围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破坏。
9) 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采取防振或隔振措施。
(4):强夯法施工过程的评价: 强夯法是在重锤夯实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其加固机理又与它不一样,这是一种地基处理的新方法。
I优点:
(1)适用范围广泛:
可以用于加固各类砂性土、粉土、一般黏性土、黄土、人工填土,特别适宜加固一般处理方法难以加固的大块碎石类土以及建筑、生活垃圾或工业废料组成的杂填土,采用置换法也可用于加固软土地基。
(2)加固效果显著:
地基经强夯处理后,可明显提高地基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