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4
文档名称:

中药保健养生.ppt

格式:ppt   大小:8,402KB   页数:9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药保健养生.ppt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4/27 文件大小:8.2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药保健养生.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药保健养生
1、中药常识
2、药物养生应用原则
3、常用补益中药
4、常用补益中药方
5、凉茶知识
1、中药材的特性与功能小常识
中药材的“性”、“味”
四性:即寒、凉、热、温四种药性,寒热偏向不明显的为平性
五味:即辛、酸、甘、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另还有淡味
1、中药材的特性与功能小常识
五性
属性
作用
药材代表


祛寒补虚
红枣,当归,川芎

祛寒,消除寒症
肉桂,干姜,花椒


清热解暑,消除热症
金银花,黄连, 黄芩

降火气,减轻热症
菊花,西洋参,罗汉果

健胃开脾,强壮补虚
枸杞,芡实,甘草
1、中药材的特性与功能小常识
五味
作用
对应器官
代表中药材
注意事项

活血行气
发散风寒

木香,薄荷,川芎,肉桂
多食易耗气,损伤津液,导致便秘,痔疮

生津开胃
收敛止汗

乌梅,五味子,山楂
多食易损伤筋骨,感冒者勿食

补虚止痛
缓和药性

人参,甘草,红枣,淮山
多食易发胖,上腹胀闷,糖尿病者少食

清热泻火
解毒除烦

黄连,杏仁,大黄,厚朴
多食易消化不良,口干舌燥,便秘

泻下通便
软坚散结

芒硝,牡蛎,玉米须
多食易造成血压高,血液凝滞

利水渗湿
苡仁,通草,猪苓
无湿证者慎用
为什么药性寒凉或温热的药不能解决所有的热证或寒证?(性、味结合,疗效确切)
寒凉苦清热泄火实热内盛
性味功效应用
寒凉甘清热滋阴阴虚内热
温热甘散寒助阳阳虚内寒
温热甘、辛温阳散寒阳虚内寒
活血止痛寒湿痹痛
性、味完全相同的药物是否意
味着其作用完全相同?
问题:
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称归经。
(三)归经:
药物性味归经应用
黄芩苦寒肺经清上焦肺火
黄连苦寒胃经清中焦胃火
黄柏苦寒肾经清下焦相火
药物的归经与性味的关系
1、性同,味不同,功效各异
2、味同,性不同,功效各异
3、性味皆同,归经不同,疗效各异
4、味多,归经多,功效亦多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