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环境生物性污染与人体健康
生物性污染的基本概念
空气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饮水或者食物微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生物入侵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血吸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宠物与人体健康
生物性污染的基本概念
生物性污染概述
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污染水、气、土壤和食品,影响生物产量和质量,危害人类健康,这种污染称为生物污染。 水、气、土壤和食品中的有害生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屠宰、食品加工厂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和人畜粪便,以及大气中的飘浮物。其中主要含有危害人与动物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病原菌、寄生虫,引起创伤和烧伤等继发性感染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以及可引起呼吸道、肠道和皮肤病变的花粉、毛虫毒毛、真菌孢子等大气变应原。这些有害生物对人和生物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病原性、人和生物的感受性以及环境条件三个因素。
生物性污染的基本概念
生物性污染物的定义
指一些存活的有机物或者曾经存活的有机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动物毛皮屑、宠物的唾液、灰尘微粒以及花粉等。
生物性污染物的种类
常见的主要包括:动物毛皮屑;灰尘微粒和蟑螂的遗留物;霉菌;具有传染性的微生物(细菌和病毒);花粉等。
生物性污染的基本概念
生物性污染的主要来源
主要来源:1)自然疫原地;2)医院排出的传染性污水,生物制品厂、肉类加工厂等排放的废水等。
生物性污染的传播方式
在一定范围和不同程度上,通过空气、水和土壤、食物等扩散、传播,危害人体健康。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者喷嚏等飞沫方式在人群间传播,有时机体的排泄物污染了水和食物,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又被另一食用者所吞食等方式传播。
空气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空气生物性污染
主要指生物性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受染。这一类生物性病原体主要是可以经空气传播的各种细菌和病毒,如流感、流脑、猩红热、百日咳、麻疹等。
空气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自本世纪以来已有五次世界性大流行的纪载,分别发生于1900、1918 1957、1968和1977年,其中以1918年的一次流行最为严重死亡人数达2000万之多。我国从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进入80年代以后流感的疫情以散发与小暴发为主,没有明显的流行发生。
空气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并发症包括继发感染,在败血症散播散至其他脏器而造成的化脓性病变与脑膜本身对脑及其周围组织造成的损害以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继发感染以肺炎最为常见,化脓性迁徙性病变有全眼炎、中耳炎、化脓性关节炎(常为单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肌炎、睾丸炎等。脑及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而引起的损害有神经麻痹、视神经炎、听神经及面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脑脓肿等。
空气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猩红热
是由β(乙)型A群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局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
空气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百日咳
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是本病的致病菌。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称。幼婴患本病时易有窒息、肺炎、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近年来幼婴及成人发病有增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