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语》十二章
孔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是中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政治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
Page 2
《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篇名只是从各篇开头部分摘取两三个字,若开头是“子曰”则取语录中的头几个字,并没有特别的意思。
Page 3
四书:《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论(lún)语
第一章
不亦说(yuè)乎
不亦乐(lè)
人不知而不愠(yùn)
第二章
曾(zēng)子
吾(wú)日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第三章
吾十有(yòu)五而志于学
四十而不惑(huò)
不逾(yú)矩(jǔ)
为(wéi)政
第四章
可以为师矣(yǐ)
第五章
学而不思则罔(wăng )
思而不学则殆(dài)
注意下列读音
Page 6
第六章
贤哉(zāi)
一箪(dān)食
一瓢(piáo)饮
在陋(lòu)巷(xiàng)
人不堪(kān)其忧
雍(yōng)也
第七章
好(hào)之者
第八章
饭疏(shū)食饮水
曲(qū)肱(gōng)而枕之
第八章
必有我师焉(yān)
述(shù)而
第十章
逝者如斯夫(fú)
子罕(hǎn)
第十一章
匹(pǐ)夫(fū)不可夺志也
第十二章
博学而笃(dǔ)志
疏通文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
说
先生,指孔子。旧时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尊称。
按时
表顺承,然后
复习
也
代指学习的内容
通“悦”,愉快
语气词,吗
第一章
Page 8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从
志同道合的人
快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了解
生气,发怒
表转折,却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课文探究
讲学习方法
讲学习的乐趣
讲个人修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Page 10
Page 10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学生
每天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替
谋划,商量办法
真诚,诚实
我
泛指多次
自我检查,反省
自己
竭尽心力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