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美国指南不限制胆固醇摄入,不是为胆固醇正名.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国指南不限制胆固醇摄入,不是为胆固醇正名.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5/5/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国指南不限制胆固醇摄入,不是为胆固醇正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国指南不限制胆固醇摄入,不是为胆固醇正名
这段时间,胆固醇有点“火”。
起因是美国发布的新版健康饮食建议。这个建议提出,不再限制美国人的胆固醇摄入量。而在2010年美国公布的上一版膳食指南中,建议胆固醇日摄入量应在300 mg以内。
一时间,网络上的批评与指责铺天盖地。听听这些标题:“胆固醇的冤假错案”、“胆固醇的冤屈血泪史”、“胆固醇的弥天大谎”、“为胆固醇正名,蛋黄该吃就吃”、“含冤38年!血管内的胆固醇真不是吃出来的”…,一场媒体的狂欢。
看到美国饮食指南不再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有些人心想,这下我们可以大吃大喝了吧。
肥肉、脂肪和胆固醇
关于胆固醇,有几个名词大家必须要了解一下,我们天天听这些名词,但常常似懂非懂,这种情况最容易被人忽悠。他们是脂肪、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我们所说的白色肥肉是甘油三酯。我们的皮下脂肪也是甘油三脂。脂肪是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当我们需要能量时,脂肪酸可以从甘油三酯中脱离出来,我们就可以使用它干活了。
由于脂肪是我们机体的能量“储存包”,大饥荒时,能活下来的都是胖子,胖子体内储存的能量多嘛。在我们患肿瘤等消耗性疾病时,脂肪也可以帮我们多活一段时间。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外界对内脏的冲击及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等作用。一些脂肪是健康所必需的,一点儿脂肪都不吃的人是危险的。
在脂类家族中,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占到95%,剩下的5%中,固醇更吸引眼球。
胆固醇是制造胆汁的原材料,胆汁对消化的作用不可或缺。胆固醇也是维生素D和性激素等重要激素的原材料。胆固醇也是每一个细胞的组成成份。
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动物以及动物的不同部位,胆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一般而言,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最高。但我们所吃的肉中,胆固醇含量也不少,其中瘦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
胆固醇可由身体合成,不是必需的营养素。
胆固醇与心血管健康的世纪争论
虽然胆固醇遍布全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百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罪魁,是导致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因素。
1910年,德国化学家温道斯发现,人体动脉壁粥样斑块内有大量胆固醇沉积,其胆固醇含量是正常动脉壁的20~26倍,他就推测,是血中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促发了动脉粥样硬化。
3年后,俄罗斯学者给兔子大量喂养高胆固醇饮食,可以在短期内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大幅度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可以逆转斑块。

图组兔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上条和中条:高胆固醇组;下条:对照组)
但他们获得更多的不是掌声,而是嘲讽。
随后 40 年,反对胆固醇学说的声音一直很响。多数医生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伴随衰老的退化性疾病,“我们没有什么可做的,也不需要做什么”是主流思想。
20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心脏病态势愈演愈烈,引起社会担忧。那时人们通常认为,心脏病发病的原因是人体衰老。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理学家Ancel Keys却不这么认为。
他在1958~1968年组织了一项7国研究,观察了10年万名中年男性,证实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随着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而增高。研究表明,总胆固醇水平增加1%,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3%。

图随着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人群的冠心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