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林学概论》考试大纲
(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00分)
一、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马履一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林学概论》编制而成。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林木良种生产
1母树林的疏伐改建技术
母树林的概念:利用优良天然林或人工林优良林分,经过去劣存优的疏伐改良,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初级改良种子而建立的专供采种的林分。
母树林的林分选择:母树林应由生长快而健壮、木材生产率高、材质好、干形通直而无缺陷、自然整枝好、冠幅小且无病虫害的林木组成
:
疏伐改建技术:疏伐分多次进行,其次数和间隔年限视林分发育情况而定。~。疏伐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护保留株,并作好测树和生物学特性等因子的调查记载。对于雌雄异株的树种,注意保持雌雄株间的比例。
2林木种子园营建和管理技术
种子园的概念。
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苗种子园的概念。
种子园的营建、栽植密度的确定、无性系间的配置、苗木准备、整地与定植。
3良种采穗圃
采穗圃、良种采穗圃的概念。
第二章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
1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的理论基础
丰年(或大年)、欠年(或小年)、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概念。形成林木结实间隔期的主要原因、缩小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措施。
种子成熟的概念。
生理成熟的概念和特点。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形态成熟的概念和特点。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球果类、干果类、肉质果类。
树种特性与寿命(种皮结构、种子内含物、种子含水量)、种子成熟度和健康状况。
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通气条件、生物因子。
2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技术
树上采集、地面收集和伐倒木上采集等方法的具体内容。
林木种实调制的概念。
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加热干燥法的具体内容。
干藏的概念、普通干藏法和密封干藏法。
湿藏的概念、湿藏方法。
第三章苗木培育
1苗木培育的理论基础
施肥的概念。
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生物肥料的概念和特点。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增加苗木生活的营养元素。
种子休眠的概念。
强迫休眠的概念和特点。
生理休眠的概念、特点和原因。
软化种皮、消除抑制种子发芽的物质、完成后熟。
营养繁殖或无性繁殖育苗、营养繁殖苗或无性繁殖苗的概念。
皮部生根、愈合组织生根类型。
内在因素∶树种的遗传性、母树状况及枝条的年龄、枝条部位和发育状况、插穗长度与粗度。
外界条件∶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的通气条件。
苗木移植(换床)、移植苗的概念。
,促进侧须根和地径的生长
,减小茎根比
苗干粗壮而直、有发达的根系、有适宜的“茎根比”、苗木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有正常而饱满的顶芽。
容器育苗、容器苗的概念、容器育苗的优点(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季节不受限制、节省种子、育苗周期短、便于育苗全过程机械化)、容器苗的应用前景。
2苗木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