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凉州区永昌镇永昌中学王金良
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沁园春雪》
朗读视频欣赏:
沁园春莽莽素裹
妖娆稍逊分外
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
qìn
ráo
hán
读一读:
mǎng
guǒ
xùn
fèn
shǔ
一、走进雪国,感受诗人形象
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北国赏雪的豪迈情怀
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