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区健康教育促进在行动
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
简介
2015年8月
系统研发背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为了便于测评,常用健康素养来反映健康素质。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定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提高我们的健康素质、
首先要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系统研发背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减少和消除健康不公平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和监测指标;
社会上开展的一些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缺乏科学性,有的受商业利益影响,甚至传播错误信息,误导公众。
上述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
系统研发背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卫生部组织医药卫生领域100多位知名专家,1年多时间,
借鉴国内外健康素养和中国科协科学素养研究的先进经验,经多次研讨论证,制定了《我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类似国标,是我们今后为之奋斗的内容。
系统研发背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 2008年1月卫生部就《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发出公告,倡导全体全民学习和掌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系统研发背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这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发布的第一个政府公告,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公告界定的公民健康素养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一共有66条,也就是俗话说的《健康素养66条》
系统研发背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目的:
界定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向社会公布现阶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为监测我,评价和改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
系统研发背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结构
66条基本
知识与技能
(试行)
基本知识和理念 25条
基本技能 7条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34条
系统研发背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健康素养统一标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首次开展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大调查
1、2008年8月份办公厅下发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08年-2010年)》,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全台,由卫生部门牵头,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广泛参与;
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素养的促进行动;
3、卫生部在2008年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参考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公告内容,编写了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的调查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调查,调查对象为15-69岁的常住人口,总共调查795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