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创新研究
姓名:李志刚
学号:024453
性别:男
专业: 土木工程
批次:0709
电子邮箱:174848496@
联系方式:**********
学南口
指导教师:肖坤
2011年10月27日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创新研究
摘要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是建筑工程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其中对于安全的管理运行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的依据由建设部发布的强制性行业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防护设施、机械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劳保用品进行检查,对管理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因此,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要逐步在行业内形成一个专业的课题,并要由专业技术人士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创新,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地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和措施。本文就是说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以及以后的研究创新的概况。
关键词:施工安全;体系建立;安全运行;创新研究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施工现场安全体系建立 2
2
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3
4
第三章施工现场管体系的运行 6
6
6
7
“以人为本”的管理 7
“过程方法”的手段 8
“持续改进”的要求 8
第四章施工现场安全体系的创新与研究 10
10
10
11
第五章总结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引言
近年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因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偏低。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高空坠落、坠物伤人、触电、土方坍塌、机械倾覆等,酿成人员伤亡,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财产损失。纵观其原因,一方面是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弱化,尤其是施工现场管理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责任不落实,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为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常识,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
施工现场任何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人、财、物的损失,更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企业的声誉。而企业的声誉、市场、效益以及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则不言自明。因此,如何进一步持续有效地对施工过程中一切影响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使施工现场的各类资源保持最优状态和最佳组合并且安全、科学的向建筑产品进行物化转移,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水平,使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以期获得更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等综合效益,我个人在总结经验、学习和整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并通过实践加以逐步改进和完善。
第二章施工现场安全体系建立
体系建立的条件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想尽办法克服不安全因素”和“创造适宜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并规范人的行为”的科学。自改革开放以来,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有了很大发展,近十年来,随着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不断创新,安全技术、安全文明管理更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以场容场貌为基础、安全生产为突破口的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概念的提出,相继形成了一系列加强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措施规定和检查标准。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和艰辛努力,我公司的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得以不断充实和规范,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开始步入良性发展阶段。自 1996 年以来,公司的施工工地基本上都达到区文明工地、集团文明工地和市标准化工地的要求。这些都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是体系形成的前提条件。
1996 年我公司通过了 ISO9002 质量体系的认证,1998 年我公司效仿质量体系的运行管理模式,建立了效益保证体系。从此,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效益管理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实践证明,贯标活动对规范企业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标准中关于预防为主的思想;通过有效手段使所有影响产品质量或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并使之有效运行的文件化体系;通过内部审核和不断针对各种不合格采取并落实纠正措施,确保企业和各项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