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法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1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法分析.doc

上传人:wzjs110 2018/5/4 文件大小:1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法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法分析
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法分析
     导读: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法分析。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规模大、分布散,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我国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竞争力弱,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来提高钢铁质量和降低环境污染,这就不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政府的有效管理,增加了行业监管的难度和资源整合的成本。
【报告来源】观研网
•【提供】行业分析产业调查投资分析前景评估预测报告
•【出版日期】2014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联系电话】400-007-6266(免长话费) 010-86825716
•【官方网址】/
ort/gangtie/201404/
参考《中国钢铁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商机研究报告(2014-2018)》
       首先,要在供给端做减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一批”中的“优化组织机构,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一批;严格环保安全能耗准入标准,淘汰一批。”一方面,就我国钢铁本身的性质而言,要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单纯的靠扩张和靠规模的盈利模式已经走不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和兼并重组。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规模大、分布散,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我国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竞争力弱,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来提高钢铁质量和降低环境污染,这就不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政府的有效管理,增加了行业监管的难度和资源整合的成本。中小钢铁企业很难在专业化、精密化、多样化的钢铁需求面前生产具有核心优势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铁产品,不足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来自海外同行钢铁产品的竞争。国内对某些特殊行业的高品质、专业化的钢铁产品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只能依赖进口。所以我国钢铁企业要提升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企业利润,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对路产品,提高质量上,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产品,做精做强产品。另一方面,钢厂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实行限产措施,降低钢铁行业的供给压力,提高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从而降低钢材供给。化解增量产能过剩,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对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给予坚决制止,关停并转那些技术水平低,达不到安全标准和环保标准的企业,整治维护合理的钢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于新增产能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严格把关,严格审批控制增量,企业也要认清形势,真正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自觉行动。工信部数据显示,炼铁产能“十一五”淘汰任务为1亿吨,截止2010年年底,;炼钢产能“十一五”淘汰任务为5000万吨,截止2010年,全国已完成7200万吨。但是,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又开足马力上新项目,投新产能,使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步一步趋于恶化,一直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一大顽疾,根据中钢协首席分析师迟京东指出,2006年至2012年年间,我国钢铁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6300万吨,但同期,。所以我们需要正在需求和供给方面双管齐下。
       第二,要在需求端做加法,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一批”中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转移一批;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消化一批。”一方面。我国的钢材企业要积极的走出去,扩大出口,努力开拓国外市场来应对国内钢材市场萎缩的局面,从而增加钢材需求,将多余的钢铁进行外部消化。另一方面是扩大内需,首先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大概率上来讲,未来经济增速应该落在7%-8%的区间。“扩内需、促销费”已经是目前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换一个角度讲,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来看,发达国家均在完成工业化进城之后达到了国内钢铁消费峰值,就是将销量等于产量,;,,逼近了发达国家钢铁消费峰值,以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我国钢铁消费已接近饱和水平。因此,内需层面也很难又爆发式增长以在短期内消化2亿吨的过剩产能。
       第三,由于钢铁行业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和全球资源配置型的特点,要利用市场之手调整供求关系,更多地发挥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利用分散信息,协调供需均衡,淘汰落后企业和产能的高效率性。在以市场为基础的前提下,政府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与必要的法律的支持。细化政策的针对性和执行力,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兼并重组,钢企外迁,沿海沿江沿边整体发展,提高我国的钢铁综合实力,促进钢铁经济的良性发展转型。
 
中国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