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营造文明环境建设文明新村
-----!!!乡!!!村创建县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乡!!!村地处!!!南端,全村共有9个社,130户,458人,耕地面积1218亩。党支部共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1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农民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大力发展番茄制种、草畜、劳务三大主导产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全力推进小康建设步伐,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00元。连续三年双文明考核获得二等奖,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我们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不断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我们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并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及方针教育,宣传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知识,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道德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顾全大局,积极完成农业税及各项公益事业;认真贯彻和教育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村民履行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应尽义务,加强对村民建房、外来暂住人口的管理,增强了村民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自觉性。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提高了村民的思想素质,优化了社会风气。
二、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一是全面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村上统一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规范和“三德”教育规范宣传品,在中心地段书写固定性标语,营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
二是村上成立了道德评议协会,用道德力量感化群众,化解邻里矛盾,调解家庭纠纷,沟通干群思想,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道德评议,对不赡养老人、不孝敬父母、发生邻里纠纷的一些农户进行感化教育,评议个别人,教育了大多数人。
三是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子”、“好父亲”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评选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是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我们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五是开展各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