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现代健康观
目的要求:了解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掌握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以及健康的标准。
主要教学内容:
1、健康的概念
2、亚健康的概念
3、健康的标准
4、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
教学重点:健康与亚健康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
教学难点:健康与亚健康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1、传统健康概念:常以是否有病作为分界线,有病为不健康,无病则为健康。
2、现代健康概念: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道德上和社会适应的圆满状态。
二、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机体活力降低,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即不同程度上处于不完全健康又没有患病的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
三、健康的标准
1、精力充沛
2、处世乐观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
5、对一般疾病有较好抵抗能力
6、体重适宜
7、反应敏锐
8、牙齿健康
9、毛发光泽
10、肌肉、皮肤强健有弹性。
四、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先天因素的影响
1、染色体的组成: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组蛋白,DNA是遗传物质。人体每个细胞上都有46个染色体,并按形状、大小和形态特征分为23对,每对中的两个成员分别来自于父母双方。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XX、XY),其余为常染色体。
2、染色体对健康的影响:
染色体除决定性别外,还能形成与亲代相似的多种特征(如:体态、体质及性格和智力等)。此外,染色体还能携带许多显性和隐性疾病,因此优生、优育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昌盛。
(二)后天因素的影响
1、环境因素
除了家庭黑蒙性白痴、镰状细胞性贫血等少数纯属遗传因素的疾病,所有人类健康问题均与环境有关。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的生命物质。优美的环境能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受污染的环境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2)社会环境
风俗习惯、文化水准、道德观念与政治形态等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健康。如:当今社会的有些多发病、精神病、官能症等都与不健康的社会条件有关系。
2、营养状况
营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合理的营养是提高健康水平的物质基础。
在机体的生长过程中,早期营养尤为重要。
1、早期营养对智力发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脑发育的迅猛时期是胎龄18周至出生后两周岁,而最关键的是妊娠的后3个月至出生后6个月。此时的维生素B12与叶酸对促进大脑的发育尤为重要。
2、早期营养对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营养不良不仅患儿血清抗体球蛋白降低,而且抗体形成能力下降,出生后尽管有良好的营养也不易扭转。
3、生活方式
经研究,%与生活方式有关系,特别是死因前三位的脑血管病、心脏病和癌症都与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清洁习惯、生活规律、饮食习惯及吸烟和酗酒等方面。
4、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提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认为情绪扰乱可以引起不同系统的疾病。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心血管病、癌症、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慢性闭塞性肺疾患、意外伤害、自杀等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5、体育运动情况
运动对人体具有双向效应,即可增强人的体质,也可危害人的健康。只有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适宜运动才能有起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第二章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
目的要求:
了解体育锻炼的健身作用和部分体育锻炼项目与锻炼时间的选择,掌握体育锻炼的卫生原则和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与监控。
教学主要内容:
1、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机能的良好影响。
2、体育锻炼的卫生原则
3、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掌握与监控
4、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
5、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6、体育锻炼时间的选择
教学重点:体育锻炼的卫生原则;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掌握与监控;体育锻炼项目和时间的选择。
教学难点: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机能的良好影响;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掌握与监控。
一、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机能的良好影响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良好影响
(1) 能提高机体的每搏输出量,使心动徐缓,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
心输出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A、心肌收缩力增强(速度性运动)
B、心室容积增大(耐力性运动)
C、血管弹性提高(可防止或缓解高血压病)
(2)能提高红细胞(正常人:男子500万/立方毫米,女子420万/立方毫米)的数量和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及NK细胞的数目,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  对于中老年人的影响
A、能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营养。
B、能降低血液中胆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