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社交软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5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社交软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docx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8/5/8 文件大小:2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交软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交软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以微信为例
一、微信产生的背景及历程
QQ是一种基于熟人圈子的社交工具。
由于移动QQ继承了完整版QQ几乎所有的特点,因此可以将其看做是QQ在移动通讯工具上的变体形式。
初期的QQ尝试基于陌生人社交进行业务的开拓与壮大:陌生人的条件查询、视频用户查询、QQ群查询等方式无往不利,抢占大量的市场的同时,也为单对单的IM交流工具加入社交元素。
但是随着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QQ也越来越多元化与生活化,其导致结果就是现在的QQ更多是的作为一种基本的沟通与交流工具,使得其更加趋向于熟人之间的社交方式,而弱化了陌生人社交。
从六度空间理论分析QQ——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虚拟社交超过现实社交成为主流的社交方式,其结果就是:
现实社交的弱化导致六度空间外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层级增加
QQ等常用即时通讯软件都是基于熟人的圈内社交方式无法起到突破空间维度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社交需求愈发凸显
因此,虽然QQ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需求,但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交需求。腾讯需要一种新的基于陌生人的社交体系,以此来满足人们突破沟通层级,进行更多社交活动的欲望。
这便是微信产生的背景。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客户端的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元的方式联系。作为一款腾讯出品的免费软件,截至2012年3月29日,微信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亿。
图1展示了微信的发展历程:
图片一
二、市场概况及优势机会
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户破1亿,耗时433天。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户破2亿,耗时缩短至不到6个月。截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达3亿,时间进一步缩短至5个月以内,而且仍在加速普及中。
据2013年Q3统计数据,%的份额,( 数据来自艾瑞咨询 )仅次于其大哥手机QQ。2013年第3季度中国移动IM市场活跃账户数市场份额中,%的份额。据腾讯2013年Q3财报显示,微信和WeChat”,%,%2。 
优势

微信吸引客户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免费的。微信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微信都不会收取费用,在使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是由网络运营商收取的。而且微信对讲不存在距离的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一起使用微信对讲。
微信采用云技术,如果只浏览文字、图像、视频、语音信息,而不下载,对流量的消耗远小于手机版飞信,5元包月20M流量可以发送几千条“微信”,而“微信”好友是通过邮箱和QQ号码来登录界面的,不受运营商的限制。图片、语音和视频优化,1M可发约1000条文字信息,1000秒语音信息,约1分钟视频信息。。

微信的发展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过程,首先是实现平台化,即打通QQ、邮箱、手机通讯录、微博等产品,帮助用户整合和管理关系链。然后是社交的多维化,打造并管理多维度的熟人与陌生人并存的社交关系圈。另外的一个过程就是创新生活方式,主要发挥的功能包括语音对讲、LBS交友、动感表情等。 
微信无论在细节还是功能方面,都具备可圈可点的亮点,正是这些产品功能
上的特色,在早期吸引了初期用户,这是基础。在后续的产品改进中,每个版本的微信在品质方面,都有着杰出的创新。

 QQ 毫无疑问拥有一张全世界互联网公司都羡慕不已的关系网络,借助已存
在通讯录网络,可以免去自己在培养用户的同时,再去发展一张用户之间的关系网的成本——而直接借助这张网去辐射用户。同时,接受QQ消息、QQ邮箱WEB端的直接推荐等方式,直接推动了微信的成长速度。
 
微信诞生时间虽然晚于米聊一个月,但这个时间也早于其他移动通讯软件,首先在时间方面占据了一定优势;而且微信在后来的版本中一直保持专注姿态,无论平台版本还是功能扩充,每个大版本都有质的变化。而其他产品,如米聊,米聊所属公司小米,此时正将精力投放于小米手机身上,从而分散了自身精力也忽略了微信的杀伤力。
无论是腾讯内部的工作人员,还是外包服务的产品推广公司,对微信的市场
推广工作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工作。从此前微信传播过程中的载体、内容、方式、创意等方面来看,腾讯公司在市场营销这一块的宣传推广,也直接促进了微信的成长速度。
微信产品开发者张小龙每个礼拜都会特意搜索用户对微信的反馈信息,对于有价值的新闻和博文,都会仔细阅读;同时其在微博上针对用户提出的疑问和批评,大多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