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3
文档名称:

奚米专业课·艺术硕士考研·艺术史论·艺术学基础知识·8万字详解.docx

格式:docx   大小:219KB   页数:10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奚米专业课·艺术硕士考研·艺术史论·艺术学基础知识·8万字详解.docx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2018/5/10 文件大小:2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奚米专业课·艺术硕士考研·艺术史论·艺术学基础知识·8万字详解.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艺术综合考点精析
【考点1】音乐的基础概念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凭借声波震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发展,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音乐的性质:①非语义性:这使得音乐区别于其他口头语言艺术。②非描绘性:与文学和绘画相比,音乐更注重严谨的形式结构。
音乐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实用功能。
【考点2】音乐的构成和形式要素
音乐的构成:乐音是音乐构成最主要的物质材料
音乐声音材料来源:①嗓音,即人声的歌唱。②器乐,即人创作的乐器发出的乐声。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高和节奏
节奏:周期性有规律的延续,强拍和弱拍循环往复、不断交替是其最大特点。
曲式:音乐在时间过程中的组织结构,乐段是其最小的完整单位。曲式可分为以下五种:
二部曲式:两乐段构成,AB结构。
三部曲式:最常见,ABA结构。
变奏曲式:同一个主题不断反复,每一次反复都进行变化。体现出即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艺术审美原则。
回旋曲式:有一个不变的主题材料不断反复出现,而在这主题之间插入各种不同的对比性段落。
奏鸣曲式:最复杂,总框架为三部性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每一个部分内部又有比较复杂的构成。
【考点3】中国音乐发展简史
远古
夏朝:乐舞,多与巫术、祭祀等活动相关。代表作品《大夏》。
周朝:确立了严格的礼乐等级制度,音乐教育也始于此。最具代表性的为被儒家奉为雅乐最高典范的“六代乐舞”。
春秋战国:《诗经》是第一部音乐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艺术成就最高,是当时北方十五国的民歌;《楚辞》乃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莫属屈原的《离骚》。
中古
秦汉:乐府是当时的官方音乐机构,始于秦朝,汉代最盛,成就也最高。
南北朝:由于战乱频仍,许多文人寄情山水,以古琴音乐为代表的文人音乐由此兴起,阮籍、嵇康为其中代表。
唐代:宫廷燕乐师这一时期音乐成就的代表,《霓裳羽衣》是标志性作品;“梨园”是当时官方设置的音乐管理机构。
近古
宋元时期: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是现存最早的歌谱;宋代出现了说唱音乐——宋杂剧,在元代发展为元杂剧并发展到顶峰;南戏在两宋之交形成。
清朝: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形成国粹——京剧
近代
戊戌变法:学堂乐歌出现,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代表作品《送别》。
抗日战争时期:音乐创作与抗日救亡运动相结合,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等作品是其中代表作。
现代
建国初期:阿炳(华彦钧)《二泉映月》,修复《广陵散》。
文革时期:八大样板戏
文革后:《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爱我中华》、《长江之歌》最具代表性。
改革开放后:在港台流行音乐的冲击下,出现了《小草》、《青藏高原》、《军港之夜》等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崔健的《一无所有》吼出了中国摇滚的第一声;影视歌曲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渐走红,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牧羊曲》,电视剧《便衣警察》中的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唱响大街小巷。
【考点4】西方音乐发展简史
古代与中世纪
西方中世纪大约从5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14世纪,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长时段。中世纪
音乐主要是基督教的宗教礼拜音乐,世俗音乐不被重视。格里高利圣咏是广泛流传的代表性作品,中世纪后期复调音乐开始出现并广泛传播。
文艺复兴时期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大约是从15世纪到16世纪,该时期声乐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无伴奏的多声部歌唱是主要音乐风格,晚期音乐中心逐渐转向意大利。
巴洛克时期
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转折期,复调音乐达到顶峰,主调音乐开始兴起。这一时期诞生了很多大型声乐体裁,如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同时器乐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奏鸣曲、协奏曲、组曲等题材在巴洛克时期得到确立。巴赫和亨德尔是这一时期最伟大的两位音乐家。
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大约开始于18世纪下半叶止于19世纪初,只有短短半个世纪,但却对整个西方音乐史影响重大。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是庄重、高雅,充满世俗生活的欢娱。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交响曲、奏鸣曲、室内乐等题材得到确立并逐渐走向成熟,同时举世闻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也诞生于这个时期,其代表分别是贝多芬、海顿、莫扎特。
浪漫主义时期
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贯穿整个19世纪,这种浪漫气质的源头与当时追求个性和主观的社会思潮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充满富于夸张的***,充满幻想和想象。这一时期,“标题音乐”风行一时,同时“民族乐派”兴起并崭露头角。浪漫主义音乐家以柏辽兹、肖邦、李斯特、瓦格纳、柴科夫斯基为重要代表。
二十世纪以来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涌现出众多流派,如法国印象主义、德奥表现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