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千字”探源6.doc.doc

格式:doc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字”探源6.doc.doc

上传人:spc 2015/5/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字”探源6.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十一、释“金”
一、“五色金也。黄为之长。”——《说文》
《说文》解“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段玉裁这样解说:“凡有五色,皆谓之金也。下文白金、靑金、赤金、黑金、合黄金为五色。黄为之长。故独得金名。”意思是说,所谓“金”是指白银、青铅、赤铜、黑铁和黄金等等金属,因为黄金是五金之首,所以后来“金”就专指黄金了。
许慎还解说了小篆“金”字的笔画,他说:“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今声。”
这便是小篆的“金”。根据这个字形,许慎将它分解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说明“金”是出产于土,所以“从土”;土左右的两个短竖,模拟金在土里的情形,是象形;上面的部分则是“今”,表示金的读音。照这样的解说,“金”就是一个形声兼象形字。
不过,《汉字源流字典》根据金文的金字,认为“金”只是会意字。
这便是金文的“金”。《汉字源流字典》也将它分为三个部分:右边尖尖的上部,表示箭镞;弯弯的下部就是斧銊之类的武器;而左边的两点就是制作箭镞斧銊等武器的金属块料。因为古人最早冶炼利用的金属是铜,所以“金”字的本义就是“铜”。
这样的解说,应该也很有道理。
这也是金文的“金”字。原本独立的两点,移到了表示箭镞和斧銊的笔画中间,也许这样就不会误解上个字形中在左边的两点为表示“冰”的两点水旁了;同时,由于笔画拉直了,箭镞和斧銊这两个部分似乎就不太明显了。
这也是金文的“金”字。看得出,它直接影响了小篆的字形。
二、“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先民们最早利用的金属就是铜。古人发现天然铜块后,锤打加工制成铜器,并逐渐取代石器,从而结束了石器时代。这在考古上已经得到了验证。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的甘肃皇娘娘台遗址中,就发掘出铜器近20件。
后来古人又发现,在铜中掺入锡之后制成青铜,更坚固耐用。于是青铜器出现了,历史由此进入青铜时代。
长期的实践中,先民们还发现铜锡比例的不同,能制出不同性能的青铜。战国时代的《考工记》就总结说:“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里的“金”显然就是铜。铜与锡的不同比例,制出的青铜质地也不一样,比如钟鼎礼器需要外观的华美,不强调质地的坚硬,所以铜的成分就更多一些。而刀戟箭刃之类的武器坚硬程度要高一些,所以锡的成分就多一些,其中“大刃”应该是最坚硬的。至于铜镜等日用品,可能要求坚固耐用,所以铜锡各半。
这样,“金”就由铜引申指金属制品,例如“鸣金收兵”中的金就是铜锣,“金戈铁马”就是金属制作的戈,配有铁甲的马,“固若金汤”就指金属造的城墙和沸水流淌的护城河,这样的城防自然极坚固。
荀子在《劝学篇》中的名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里的金就指刀剑之类的武器。
不过,后来金一般都表示黄金或者货币,而不再指金属了。
三、从“金榜题名”到“金科玉律”
黄金是贵金属,金自然就引申喻指尊贵之物,也就是所谓金贵。比如金牌虽然不一定全由黄金制成,但一定奖励给成绩最优秀的;金殿当然也不可能是黄金建造的宫殿,但一定是地位崇高之所;金榜其实只是黄榜,但是题名其上却是最为荣耀的。
由此引申开来,金钥匙就指能够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金交椅就指权力很大的职位或极高的地位;金嗓子就指婉转圆润特别出众的嗓音;金枝玉叶当然就是出身高贵的人;金口玉言就是极有权威的话语,而金玉良言则是比喻极有意义的忠告。最强悍的应该是金科玉律,因为它规定的法令条款是神圣而不可改变的。
四十二、释“生”
一、“进也。象艸木生出土上。”——《说文》
《说文》解“生”:“进也。”那么,“进”又如何解释呢?《说文》说,“进,登也。”那“登”又是什么呢?《说文》解释“登”,“上車也。”兜了这么个圈子,我们大致可以理解,许慎所谓的“进”就是指“向上发展、滋长”的意思。同时,他还具体解说了“生”字的笔画:“象草木生出土上。”
这就是篆体的“生”,段玉裁据此解说,“下象土。上象出。”看这个字形,“生”的确像是小草长出地面。
那么,甲骨文的“生”又是怎样的呢?
这就是甲骨文的“生”,正如许慎所言,摹画的就是长出地面的小草。那,它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呢?
这是金文的“生”。与甲骨文不同的是,它在草茎部位加了一个圆点,似乎是强调草茎的伸长。这也许就表示,“生”的本义其实应该是生长。
因此,《广韵》的解释应该更直接,它说,“生,生长也。”现在再来看《说文》的解释,似乎隐含着某种抽象的意味,因为“进”,显然不仅是指草的长高,还应该有发展的意思,正如《易经·系辞》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生长发展,是天地间最根本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