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中国民族民俗——第二章 中国民俗概况.doc

格式:doc   大小:20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民族民俗——第二章 中国民俗概况.doc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8/5/11 文件大小:2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民族民俗——第二章 中国民俗概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目
中国民族民俗
课题
第二章
中国民俗概况
授课教师
执教班级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民俗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民俗的起源和变化发展,民族民俗与旅游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内容。要求学习者了解民俗的概念和形成与发展,熟悉民俗的基本特征,掌握影响民俗形成的因素,了解民俗旅游的概念,熟悉旅游对民族民俗的影响,掌握民俗旅游的重要性以及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重点:
民俗的概念、形成与发展、基本特征、影响、因素
难点:
旅游对民族民俗的影响、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创新点:
本地民俗特色
空白点:
旅游与民俗的结合情况
教具:
多媒体设备、《中国民族民俗》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交流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第一节民俗的概念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引导目标、激发兴趣
中国历史上运用政治手段“变民风,化民俗”的事例是很多的。所以,民俗的变异性就是指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强行改变民俗。这种论断对吗?
学生思考,回答。
讲授新课、自主参与
民俗的概念
民俗: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民俗学”一词,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是1846年英国学者汤姆斯首创,他将撒克逊语“flok”(民众、民间)和“lore”(风俗、知识、学问)合成了一个新词,并于19世纪传入中国。
从时间上看:民俗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中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产物。
从空间上看:不论是往日处于落后、蒙昧、野蛮状态的氏族部落,还是今日经济、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繁华都市,民俗都是它们重要的伴生物。
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来看: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民间文化。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心理、行为和语言的一种基本力量。
民俗的基本特征
社会性和群体性
社会性和群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民俗不是个体的,而是群体的意愿和生活习惯,离开了群体的任何个人的行为方式、爱好习惯都不属于民俗。
例如白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
民族性和地域性
尽管同属华夏文明,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由于各自的条件不同,总是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民俗,这就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礼记》中“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说明了什么?
传承性和传播性
传承说的是时间上各个民族和地区的人们纵向的世代相传。
传承性主要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如中国的一些传统习俗:春节挂年画、元宵节吃元宵、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一直传承至今,世代相袭,很难改变。
传播说的是空间上值的是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横向相互学习、影响和渗透。
传播性主要表现为地域上的横向扩散。在进行传播时,其形态、含义、和功能都可能发生许多变化。如被日本人称为国技的“茶道”艺术。同时某一个区域内的多个民族可能流行同一种民俗。如中国西北地区的“花儿会”。
类型性和模式性
民俗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传承和传播,从而形成多元民俗文化相互间的碰撞、吸收、融合和发展。
民俗正是在这种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传播的结合中得到发展的。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生生互动,交流
看图讨论,加以模仿
提问,学生回答
通过图片认识产品特征,进行交流
讨论
谈对这种情况的认识
能够讲解各种传统食品的起源
类型性是指民俗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彼此类似的性质。
模式性是指人们共同遵循的约定俗称的标准形式或行为方式。
信天游和闽南民歌之间的差别?
当我们观察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情境中的活动的时候,并不能直接就把他们当作民俗,因为它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个别的、一次性的。只有当人们观察到它们的重复呈现,确认它们体现出某种模式之后,才能确认它们为民俗。
整合性和变异性
整合性就是民俗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传承和传播不断得以调节,从而形成一定性质的模式。
变异性是指民俗现象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如在过年的习俗中,门上最早用桃木避邪,后发展为用门神桃符。
中国历史上运用政治手段“变民风、化民俗”的事例很多,当然,我们绝不可以把变异性理解为任何人都能以个人意志强行改变民俗。变异性是移风易俗最有用的特征。
想一想:如何在保护当地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利用民俗的变异性特征,使本民族或当地的民俗推陈出新?
丰富性和多样性
“民俗习惯常常是一个民族一种。”
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其中不少民族还有多个支系,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包括不同的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因素,于是世界上

最近更新

2025年剪纸文化的由来 3页

2025年陪伴我的老师初中作文(共28篇) 42页

2025年除夕情侣祝福短信精选(共11篇) 38页

2025年别云间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 12页

2025年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精选.. 6页

2025年初恋美好的句子 4页

2025年上海商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 62页

2025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64页

2025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60页

2025年陈老师课堂点拨高一英语语法-定语从句(.. 45页

2025年初二学生周记 8页

淮河流域水闸安全评估技术研究 2页

淤泥和土壤中Cd、Cu、Zn的结合形态研究 2页

2025年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59页

液力透平在炼油装置上的应用 2页

2025年初中硬笔书法教学计划 5页

2025年九江职业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 63页

2025年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61页

2025年初中生期末考试作文题目 7页

2025年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 61页

移动营业员工作总结 6页

2025年初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范文 6页

浙江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 2页

2025年初中毕业同学录赠言 3页

2025年初中春季运动会见闻作文 4页

2025年云南省曲靖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有.. 62页

2025年曹刿论战练习题附答案 7页

作物育种学各论复习精华共12页 12页

6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 6页

农村小学控辍保学实施方案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