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备课时间:2012年3月16日主备人:范伟东审核人:初二语文组
课题: 《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序”这种文体的种类及特点。
2、学习文中的一些重点的实词、虚词,并能熟练进行翻译。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认真求学的精神
第一课时
【预习案】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明初著名文学家。明初主修《元史》,后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
关于文体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探究案】
1、实词积累
嗜(shì):
逾(yú):
俟(sì):
衾(qīn):
烨(yè):
叱咄(chìduō):
皲(jūn)裂:
媵(yìnɡ)人:
容臭(xiù):
负箧(qiè)曳(yè)屣(xǐ):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话概括。
2、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采用对比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你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
【学后反思】
第二课时
5、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一词多义
之弗之怠
走送之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以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以是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以衾拥覆
【训练案】
阅读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