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台湾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探索职业教育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的进程中,我们更需要走出封闭的小天地,开阔我们的视野,内外兼修,取长补短。台湾与祖国大陆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由于台湾地区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加之同属中华民族,二者在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颇多的相似性。因此,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台湾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过去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并不被家长、学生及社会看好。出于经济及社会发展急需各种实用型人才的考虑,台湾当局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台湾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实业界、舆论界所公认的,它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考察团一致认为台湾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投入大,基础设施完备,专业设置科学合理,与台湾经济紧密结合,政府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民众对职业教育认同度高,台湾的职业教育入口旺、出口畅、规模大、水平高、设施好、师资强、特色亮,确实是学生学实用技术真本领的好教育,也是好就业的教育。
1、技职教育体系完备,学生成才立交桥通畅
在台湾,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台湾技职教育经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高职到研究所博士班的完整独立体系。完整的体制、可自由转轨的学制与多管道的终身教育体系,使在学青年与社会人士在任何阶段都可找到与自身程度相适应的求学通道,
成功地建立与普通教育并重并立、上下衔接、相互沟通独具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
台湾技职教育体系比较完善,包括高级职业学校(大陆的中等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校,可满足多种教育需求。高级职业学校是培养基层技术人才的,学制一般为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专科学校重在培养应用科学与技术型实用专业人才,按不同入学资格分设二年制、三年制和五年制。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是培养应用科学及技术型高级实用技术人才的、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分二年制、四年制。目前技职教育体系还包括国中技艺学程、高职实用技能班与建教合作班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的进修部、在职专班与进修学校等,职业院校有日间部、夜间部、短期培训、社区教育等多种形式,学制多元而灵活。各级学校所开设类科,除传统农、工、商等类科外,更有新近属于服务业或创意产业之观光、餐饮等学科,可充分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台湾地区普通及技职教育体系见附表1。
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如下:在行政院下设有教育部,其下设有技术及职业教育司,负责掌理全国技职教育业务,并直接主管及督导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及专科学校;直辖市教育局负责管理督导辖区内中等教育阶段有关技职教育;教育部中部办公室负责督导国立职业学校及非直辖市主管的私立学校;县(市)教育局(处)负责管理督导辖区内县立中学的职业教育及国民中学技艺教育。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行政体系
见附表2。
学生发展路径通畅。高中阶段的普通教育和技职教育都有公平地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机会。政策机制保证了技职类职业高中的绝大部分学生可通过类似大陆的对口高考的模式升入科技大学,少量的学生也可升入普通类高校,且无论接受那种高等教育,学生都有获取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机会。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更是融通了高中阶段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即推迟了学生的分流选择,又使学生在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和技职高等教育的选择上左右逢源。
完备的技职教育体系保证技职类学校学生的学历提高和就业需求,民众技职教育认同度高,实现了高中阶段职普比为6:4,大学阶段职普比为5:5。
2、办学经费投入充足,私人办学兴盛
台湾技职教育公立学校所有费用按预算足额拨付使用,并借助民间力量发展私立学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中私立学校占多数。政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从上到下政策强力推行,职业院校办学经费充足。在访谈中,各校校长都无办学经费的负担。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资助私立学校。私人办学常来自企业界,故常能使技职教育与企业界的需求得到更紧密的结合。
私立学校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公立学校,2007年度技职学校及学生人数情况如下图:
学校
类别
高级职业学校
专科学校
科技大学及技术学院
学校数
学生人数
学生比例
学校数
学生人数
学生比例
学校数
学生人数
学生比例
公立
92
128915人
%
3
13487人
%
17
110811人
%
私立
64
210582人
%
12
120403人
%
61
416070人
%
合计
156
339497人
15
33890人
78
526881人
公立学校(国立和地方主管)全部费用按照预算由政府支付,私立学校按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