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益阳市“十二五”投融资发展规划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投融资是金融的核心。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总体思路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是我市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我市投融资战略目标和发展策略,对指导我市投融资体系建设,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我市投融资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期间我市投融资领域主要发展成果
1 我市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提高
政府行为更规范,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我市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法制政府、效能政府和阳光政府,打击干扰和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大力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保护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建设稳步前进。我市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招标拍卖、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市场准入等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创建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降低投资风险。信用体系建设初步完成。我市创建了分工明确、覆盖各区(市、县)的信用体系组织架构;基本形成了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利益疏导等内涵丰富
、效果显著的信用宣传教育体系;工商部门和税政部门分别实施了“金信工程”和“金税工程”,中国人民银行益阳中心支行开发了全国联网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构建了覆盖面较广、运行机制较完善、服务能力较强的信用信息采集、披露和应用系统,建立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公众信用意识,形成日益浓厚的诚信氛围。诚信环境建设效果良好。我市严密布置和推进了金融“安全区”建设,扎实开展了以诚信建设为重点的诚信经营、诚信服务和信用创建等活动,建立健全逃废债务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建立逃废债务企业“黑名单”,加大对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和金融案件的审结执行力度,积极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债权。我市政府荣获“2009年中国城市十佳诚信政府”的称号。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更加健全有效。我市建立了涵盖政府、人民银行、监管部门、经营性金融机构、公安、法院、工商等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出台了《益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突发应急事件处置预案》、《益阳市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的制度化进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金融整顿工作,有效地避免金融风险发生。
2 投资增长迅速
从2006年到2009年,,%(如图1-1),居我省“3+5”城市群增速之首。%。
图1-1 益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情况
3 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我市市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增加了1个,总数达到3个,形成了城建投、高新投和交通投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的政府投融资平台体系。,年复合增长率23%;高新投融资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交通投于2009年3月成立,基本进入良性运行的状态。
4 金融创新效果显著
我市积极响应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沅江市和高新区2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在筹建。
2008年12月9日,我市首个村镇银行桃江建信村镇银行开业,到2009年11月30日,该村镇银行各项新增贷款余额名列桃江县第四,新增存款余额名列全县第三,存贷比全县排名第二。
“十一五”期末,我市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和担保公司等层次丰富,功能互补的间接融资渠道体系。%,%。
5 金融业质量稳步上升
2005年到2009年,我市金融机构利润总额从-26000万到61512万,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从263322万,下降到41577万,%%,%%。
图1-2 益阳市金融机构利润总额
6 担保体系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我市新增担保公司4家,其中3家获得商业银行认可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2008年,我市仅有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1家担保公司,为28家中小企业和5家农业龙头企业担保6700万元。2009年,市财政通过注资入股湖南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和省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2010年上半年,仅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相当于2009年全年的担保规模。担保体系的重大突破,疏通了商业银行对益阳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7 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