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档案法规基础知识
试卷提交时间:2014-04-24 10:37: 试卷得分:
窗体顶端
1、题型:判断题分值:1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同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本市的地方性档案法规。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2、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相互约定。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对等。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涉及国家机密和特殊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30年。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1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判断并决定实施行政行为的权力。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法规是档案政策的具体化和固定化。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 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1
因工作不负责任或者不遵守档案工作制度,导致档案损毁、丢失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1
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向档案馆报送各种地方政策、法规汇编,年鉴,志书,大事记等反映地方特色的出版物。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0、题型:判断题分值:1
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1、题型:判断题分值:1
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禁止利用的意见。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12、题型:判断题分值:1
涉及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30年。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法规的效力所及的范围不仅包含我国的公民,而且包括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5、题型:判断题分值:1
我国对抽象档案行政行为监督的要点着重于它的合法性、现实性、协调性、合理性和严肃性五个方面。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6、题型:多选题分值:3
档案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
选项1: 合法原则
选项2: 公正原则
选项3: 公开原则
选项4: 及时原则
选项5: 便民原则
答案正确
17、题型:多选题分值:3
档案行政复议申请的条件:________。
选项1: 有合法的申请人
选项2: 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选项3: 有具体的档案行政复议请求和事实依据
选项4: 属于受理档案行政复议机关管辖范围
答案正确
18、题型:多选题分值:3
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可以向各级国家档案馆________。
选项1: 寄存
选项2: 交换
选项3: 捐赠
选项4: 出卖
答案正确
19、题型:多选题分值:3
《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档案违法行为罚款数额,根据有关档案的价值和数量,以下选项中可对个人进行处罚的数额有________。
选项1: 600元
选项2: 3000元
选项3: 300元
选项4: 10000元
答案正确
20、题型:多选题分值:3
档案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________。
选项1: 档案民事行为的违法
选项2: 档案损害事实
选项3: 因果关系
选项4: 主观过错
答案正确
21、题型:多选题分值:3
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要成为档案违法主体,必须是________。
选项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选项2: 要达到能够承担法定责任的年龄
选项3: 具有财产支配权
选项4: 具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答案错误
22、题型:多选题分值:3
档案法规除了具有法律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________特征。
选项1: 直接性特征
选项2: 社会性特征
选项3: 综合性特征
选项4: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