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可只在基础范围内布置,桩径宜取350~600mm。
桩距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土性、施工工艺等确定,宜取3~5倍桩径。
桩顶和基础之间应设置褥垫层,褥垫层厚度宜取150~300mm,当桩径大或桩距大时褥垫层厚度宜取高值。
褥垫层材料宜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或碎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下式估算: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面积置换率;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桩的截面积(㎡);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时,应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
2当无单桩载荷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式估算:
—桩的周长(m);
—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桩端端阻力特征值(kPa),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确定;
—第i层土的厚度(m)。
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桩体混合料试块(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28d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
地基处理后的变形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执行。复合土层的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各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等于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的ζ倍,ζ值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基础底面下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变形计算经验系数ψs 根据当地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 数值。
(MPa)
ψs
注: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第i层土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
—基础底面下地i层土的压缩模量值(MPa),桩长范围内的复合土层按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取值。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应大于复合土层的厚度,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地基变形计算深度的有关规定。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施工,应根据现场条件选用下列施工工艺:
1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
2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