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2012年4月16日印发
第1章总则第2章公文种类第3章公文格式第4章行文规则第5章公文拟制第6章公文办理第7章公文管理第8章附则
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党政机关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一)党政机关公文的特点
权威性和政策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程序性和严密性;对应性和定向性。
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二)党政机关公文的作用
,传达意图。
,交流情况。
,答复问题。
,推广经验。
,积累史料。
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 基本原则和要求
(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发文要务实,办文要切实,拟文要朴实
。把好质量关、程序关、出入关
。坚持少而精、快而好的标准
。确保公文使用、传递、保管、销毁安全
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 基本原则和要求
(四)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保障
。
。
。
。
二、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
(一)公文种类的功用
。
。
。
。
(二)《条例》文种规定的新变化
次序
时间
文件名称
文种种类
文种变化
1
1950年
12月30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草案)》
,,,,、签报,,,、通知。共8类10种。
2
1951年
9月29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签报,,3、指示,4、批复,5、通报、通知,6、布告、公告、通告,、便函。共7类12种。
同第1次比较,增加公告、通告;令改为命令;函分为公函、便函;去掉决定。
3
1956年
10月22日
国务院秘书厅《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向题的几点意见》
、令,,、请示,4、批复、批示,、通报,、通告,。共7类12种。
同第2次比,增加令、请示、批示;公函恢复为函,便函不作为正式文种;去掉签报、公告。
4
1981年
2月27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令、指令,、决议,,、公告、通告,,,、请示,,。共9类15种。
同第3次比,增加指令、决议、决定,恢复公告,去掉批示。
(二)《条例》文种规定的新变化
次序
时间
文件名称
文种种类
文种变化
5
1987年
2月18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令)、指令,、决议, ,4布告、公告、通告,,,、请示,,,。共10类15种。
同第4次比,增加会议纪要,将令与命令合为一种。
6
1989年
4月25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试行)》
公报、决议、决定、指示、条例、规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会议纪要、函。共13种。
7
1993年
11月21日
国务院办公厅修订并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令),,,,、通告,,,,,,,。共12类13种。
同第5次比,去掉指令、决议、布告,将报告、请示由1类分为2种。
(二) 《条例》文种规定的新变化
次序
时间
文件名称
文种种类
文种变化
8
1996年
5月3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共14种。
同第1次比,增加意见。
9
2000年
8月24日
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
与第6次比,增加意见,去掉指示,将公告、通告由1类分为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