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初中
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百度搜索崔颢生平
(2)初读诗歌,了解课文大意
(3)百度搜索古文人墨客思乡的诗歌名句
教学课题:《黄鹤楼》
1、知识与能力:了解崔颢、黄鹤楼有关知识,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品味经典语句,把握诗歌情感。拓展思乡古诗词佳作;拓展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鲁迅的《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
2、过程与方法:以读促赏,有力拓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崔颢一类游子的思乡情结,引导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古典诗歌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品味经典语句,把握诗歌情感。
难点和关键:以读促赏,有力拓展。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古诗词教学,我们既要引导学生能够翻译背诵,还要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他们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崔颢的《黄鹤楼》以开阔的意境、凝炼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秀美的山河画卷,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成为难得一见的千古绝唱。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以读促赏;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体会诗歌的精妙之处,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在百度搜索在相关网页里找到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诵读法:通过提问读、自由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得到美的体验与感悟。
延伸拓展法:积累其他古文人墨客思乡的诗歌名句,拓展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鲁迅的《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
教学过程
导入:
元代人辛文房编撰了一本叫做《唐才子传》的书,书中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喜欢漫游祖国大好河山的大诗仙李白,有一次来到湖北武昌的黄鹤楼,诗兴大发的他本欲赋诗其上,结果无意间回头却见另一诗坛才子的大作早已印入眼帘。读罢此作,一代诗仙李白也不禁喟然慨叹: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何许人也?他的《黄鹤楼》何等精妙?会令堂堂诗仙自叹弗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崔颢和他的《黄鹤楼》。
黄鹤楼据说是中国古代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那么你知道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还有哪两个吗?
【百度搜索】江南三大名楼知识http://baike./view/
师生总结归纳: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它们分别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天下扬名。
要学习崔颢的作品首先就要走近崔颢这个人,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崔颢其人。
【百度搜索】崔颢简介http://baike./view/
师生总结归纳:崔颢,唐朝著名诗人。喜欢纵酒,喜欢游历,为人追求唯美,这在他的诗歌中有明显的体现。
学生初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理出诗歌情感:思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提问读。
教师范读。
齐读。
师生共同赏析诗歌:
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诗人写了怎样一个典故?
【百度搜索】黄鹤楼的典故http://zhidao./question/
师生总结归纳:仙人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