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葬经完整版郭璞.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葬经完整版郭璞.doc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2018/5/16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葬经完整版郭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完整版《葬经》
风水是中国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集古代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民俗乃至生态观念于一体的综合性理论,应当说博大精深。风水一词,是出之于东晋郭璞(公元276——324)《葬经》,中国风水界都公认郭璞为风水鼻祖,以唐代杨筠松(840——906)为宗师。
在古代的风水书中,就阴宅来说,《葬经》堪称代表之作,此书对后世风水术的影响很大,故尊称为“经”。明代缪希雍高度评价《葬经》,说:“……其文全,其义备,虽圣人复起,不可改矣。”与他同时代的地学大师徐试可,也说《葬经》“语简而精,辞古而劲,地理包括殆尽,大非泛滥成文者比,览者须细玩,方知其味。”
    《葬经》晋仙师、郭璞著,其后方技之家,竞相粉饰,遂有二十篇之多。蔡元定病其芜杂,为删去十二篇,存其八篇。吴澄又病蔡氏未尽蕴奥,择至纯者为内篇,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粗驳当去而姑存者为杂篇。新喻刘则章亲受之吴氏,为之注释。今此本所分内篇、外篇、杂篇,盖犹吴氏之旧本。至注之出於刘氏与否,则不可考矣。以下是通过不同版本与《四库全书》进行校正的《葬经》,由于时间仓速,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希望各位前辈批评指正,谢谢!
《葬经》内篇
葬者,乘生气也。
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无此则形无以载,故磅礴乎大化,贯通乎品汇,无处无之,而无时不运也。陶侃曰: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固有,盖亦指此云耳。且夫生气藏于地中,人不可见,惟循地之理以求之,然后能知其所在。葬者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则地理之能事毕矣。
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五气即五行之气,乃生气之别也。夫一气分而为阴阳,析而为五行,虽运于天实出于地,行则万物发生,聚则山川融结,融结者,即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也。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父母骸骨,为子孙这本,子孙形体,乃父母之枝,一气相应,由本而达枝也。考试程子曰:卜其宅兆,卜其他地之美恶也。地美则神灵安,子孙盛,若培壅其根而枝叶茂,理固然也,恶则反是。蔡季通曰:生死殊途,情气相感,自然默与之通。今寻暴骨,以生人刺血滴之,而渗入则为亲骨肉,不渗则非。气类相感有如此者,则知枯骨得荫,生人受福,其理显然,不待智者而后知也。或谓抱养既成,元非遗体,僧道嗣续,亦异所生,其何能荫之有?而不知人之心通乎气,心为气之主,情通则气亦通,义绝则应亦绝。故后母能荫前母子,前母亦发后母儿,其在物则萎薮螟蛉之类是也,尚何疑焉。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父母子孙,本同一气,互相感召,如受鬼福,故天下名墓,在在有之。盖真龙发迹,迢迢百里或数十里结为一穴,及至穴前,则峰峦矗拥,众水环绕,叠樟层层,献奇于后,龙脉抱卫,砂水翕聚,形穴既就,则山川这灵秀,造化之精英,凝结融会于其中矣。苟盗其精英,空窃其灵秀,以父母遗骨藏于融会之地,由是子孙之心,寄托于此,因其心之所寄,遂能与之感通,以致福于将来也。是知人心通乎气,而气通乎天,以人心之灵,合山川之灵,故降神孕秀,以钟于生息之源,而其富贵贫贱,寿夭贤愚,靡不攸系至于形貌之妍丑,并皆肖象山川之美恶,故篙岳生申,尼丘孕孔,岂偶然哉!呜呼,非葬骨也,乃葬人之心也;非山川之灵,亦人心自灵耳。世有往往以遗骨弃诸水火而无祻福者,盖心与之离故也。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
汉未央宫一日无故钟自呜,东方朔曰:必生铜山崩应。未几西蜀果奏铜山崩,以日揆之,正未央钟鸣之日也。帝问朔何以知之,对曰:铜出于山,气相感应,犹人受体于父母也。帝叹曰:物尚乐,况于人乎!昔曾子养母至孝,子出,母欲其归,则啮指,而曾子心痛。人凡父母不安而身离待侧,则亦心痛,特常人孝心薄而不自觉耳。故知山崩钟应,亦其理也。
木华于春,栗芽于室。
    此亦言一气之感召也。野人藏栗,春至栗木华,而家藏之栗亦芽。实之去本已久,彼华此芽,盖以本性原在,得气则相感而应,亦犹父母之骨,葬乘生气而子孙福旺也。夫一气磅礴于天地间,无端倪,无终穷,万物随时运化,本不自知,而受造物者亦不自知也。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乾父之精,坤母之血,二气感合,则精化为骨,血化为肉,复藉神气资乎其间,遂生而为人。及其死也,神气飞扬,血肉消溃,惟骨独存。而上智之士,图葬于吉地之中,以内乘生气,外假子孙思慕,一念与之吻合,则可以复其既往之神,萃其已散之气。盖神趋则气应,地灵而人杰,以无为有,借伪显真,事通阴阳,功夺造化,是为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丘垄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
丘垄为阴,冈阜为阳。丘言其高,骨乃山这带石者。垄高不能自立,必藉石带土而后能耸也。冈者迹也,土山为阜,言支之有毛脊者。垄之有骨,气随而行则易见,支无石,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