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轨道交通线路模型..doc

格式:doc   大小:4,88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轨道交通线路模型..doc

上传人:联系 2018/5/17 文件大小:4.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轨道交通线路模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轨道交通线路模型


按线路与地面的关系分为地下线、地面线、高架线。
地下线一般选择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区,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线路敷设方式。
地面线是造价最低的一种敷设方式,一般敷设在有条件的城市道路或郊区。
高架线介于地面和地下之间的一种线路,既保持了专用道的形式,占地较少,又对城市交通干扰较小。
、辅助线、车场线
(1).正线正线是指供载客列车运行的线路,贯穿所有车站和区间。城市轨道交通正线是独立运行的线路,一般按双线设计,采用右侧行车制。大多数线路为全封闭,与其他交通线路相交处,一般采用立体交叉。
图1-1 正线
(2).辅助线辅助线是指为空载列车进行折返、停放、检查、转线及出入段作业所运行的线路,包括折返线、渡线、停车线、车辆段出入线和联络线等。
1) 折返线全线客流分布不均匀时,可组织区段运行,即在尽端站与中间站或中间站与中间站之间进行列车折返调头,在这些地方需要为列车设置折返线。
图1-2 折返线
2)、渡线渡线是指在上下行正线之间(或其他平行线路之间)设置的连接线,通过一组联动道岔达到转线的目的。渡线有单渡线和交叉渡线之分。
图1-3渡线
3)、停车线停车线一般设置在端点站,专门用于停车,也可进行少量检修作业。
图1-4停车线
4)、车辆段出入线车辆段,在轨道交通沿线适当的位置设置,保证运行列车的停放和检修。车辆段与正线连接的线路为车辆段出入线。
图1-5 车辆段出入线
5)、联络线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要使同种制式线路可以实现列车过轨运行,这种过渡一般需要通过线与线之间的联络线来实现。
图1-6联络线

包括检修线、试验线、洗车线、出入库线.
选线包括选择设计线路的走向、路由、车站分布、辅助线分布、交叉形式和铺设方式等。选线分为经济选线和技术选线。

2. 车站是轨道交通线路
车站是轨道交通线路是电气设备、信号设备、控制设备等集中的场所,也是运营、管理人员工作的场所。车站一般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设备用房、管理用房等)、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通风亭等附属建筑物组成。
.按车站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分类分为:地下站、地面站、高架站
图2-1车站示意图
图2-2地面站
图2-3地下站
图2-4高架站

分为: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终点站、枢纽站、联运站。
中间站:一般只供乘客乘降用,有的中间站设有折返设备可供列车折返和进行列车运行调整,以便在相邻区段上组织密度不同的行车和恢复正常的列车运行秩序,轨道交通路网中的车站大多属于中间站。
区域站:为将客流量差距较大的线路段划分出来而设置折返设备的车站。
换乘站:除供乘客乘降之用外,还供乘客由一条线路的列车换乘到另一条线路的列车上去,换乘站设在不同线路的交叉地点。
终点站:线路两瑞的车站,除供乘客上、下车外,还能供列车折返、停留和检修用。
枢纽站:除供旅客上、下车用之用外,一条线路的中间站,另一条线路的起点站。
联运站:除供旅客上、下车用之用外,联系两种或两种以上交通工具的车站。
图2-5站台形式

A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之间,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岛式站台。具有岛式站台的车站称为岛式站台车站(简称岛式车站)。
图2-6 岛式站台
B侧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车线路的两侧,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侧式站台。具有侧式站台的车站称为侧式站台车站(简称侧式车站)。
图2-7侧式站台
C岛、侧混合式站台——岛、侧混合式站台是将岛式站台及侧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内,具有这种站台形式的车站称为岛、侧混合式站台车站(简称岛、侧混合式车)。
图2-8 岛、侧混合式站台
图2-9车站按站台形式分类示意图

矩形断面、拱形断面、圆形断面和其他类型断面
图2-10矩形断面示意图
图2-11圆形断面

车站按其设备容量即小时集散乘客能力的不同可分为一等站、二等站和三等站。
一等站:客流量大、地处大型客流集散点以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车站
二等站:客流量较大、地处市中心或较大的居住区的车站
三等站:客流量较小、地处郊区的各站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和必要的线路通过能力,城市轨道交通每隔一定距离(1公里左右)需要设置一个车站,车站把每一条铁路线划分成若干个长度不同的段落,每一段落则称为区间,而车站就成为相邻区间之间的分界点,因此,区间和分界点是组成地铁线路的两个基本环节。
图3-1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