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关于家乡春节文化的调研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家乡春节文化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2018/5/18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家乡春节文化的调研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家乡春节文化的调研报告
春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过春节,民间也叫做过年。在这段日子里,家家户户辞旧迎新,燃放烟花爆竹。在某些地区,还会举行富有当地民族文化的活动。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南北、东西气候文化差异较大,所以产生了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即使在春节这个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各地也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而我要介绍我们家乡的春节时期的一些传统文化。
我们的家乡在山东,东部沿海。属于北方地区,冬季时较为寒冷。山东历史悠久,有孔子、孟子、孙子、扁鹊、鲁班等,还有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同时临海经济较为发达。在中华文化中别具一格,更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评价。为中华文化发展有过很大贡献。
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指农历初一,是我国最古老、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年头岁尾的祭祖祭神活动。在夏商时代创造了夏历,以月亮阴晴圆缺的周期为月。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在西汉才被确立下来,则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一直到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旧历,在机关、工厂、学校等团体中实行了公历,定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旧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二、家乡春节的传统文化
从腊八节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有关过年的物品和食品,如泡腊八蒜等。从腊八节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红红火火的热闹了一个多月。因为过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几千年来的传承使其中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的到来,当然要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的到来。按照民间的说法,“陈”与“尘”谐音。所以扫尘就是要把过去一年中的晦气清扫出门。家家户户都打扫卫生,、清洗被褥。这时总能看到有人在打扫卫生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贴对联,贴福字
过年期间,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口贴上红纸黑字的对联,即活跃气氛,又有艺术性与观赏性。与此同时大门上还要贴上一个大大的正方形的福字,还要倒过来贴,以表示“福到了”。这些风俗,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放鞭炮
燃放鞭炮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一,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思想,并成为活跃节日气氛的一项活动。在年夜12点,在大年初一的早晨,人们都会燃放爆竹认为它会给人们带来喜悦与吉利。
4、饺子
水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食品,饺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饺子在民间十分普遍,在民间更是有“好吃不过饺子”的民间俗语。在春节时,它的出现更为普遍,成为春节是必不可少的食品。饺子要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等到子时才吃,因为饺子与
“交子”谐音,所以子时吃有更岁交子的意思。具有喜庆团圆之意。
守岁
在除夕之夜,还有一项重要的年俗活动—守岁。在除夕之夜,一家人吃完年夜饭便一起看电视、聊天,熬年守岁。
拜年
拜年是民间过年时的传统习俗,在春节时人们走在街上,免不了总要问一句过年好。在正月初一的早晨,孩子要给父母和老人拜年,再外出到左邻右舍去拜年问候一下,人们笑容满面,互相问候过年好、幸福平安、恭喜发财等吉祥的话语。而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