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开题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50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5/20 文件大小:5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开题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开题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辽东学院学报编辑部稿件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课题来源
□科研 n应用
□教学□其它
成果类别
□论文 n设计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
(选题的目的、依据,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选题的目的
高校学报作为传承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应当把学术质量看成安身立命的首要前提。而学报的学术质量是通过刊发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章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学报应该建立完善的审稿制度并通过严格的审稿程序,对所刊发的每篇文章的学术质量严格把关,实施以文取文,以质取文,以制度取文,但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很多高校在学报稿件处理方面仍存在诸多的局限,本次课题主要以辽东学院为例来分析目前高校学报编辑部在稿件处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辽东学院学报编辑部于1988年创刊了《丹东纺专学报》,于2004年改名为《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属于季刊,目前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等。通过对该校的调研了解到该校目前在稿件处理和管理方面,缺乏利用现代手段来实现稿件处理的统一、规范、实时管理,对稿件处理和管理仍是由手工完成的,在日常的稿件处理、资料信息管理方面烦琐、事务较多,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在稿件处理上也存在对作者不直观的问题,作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内了解自己稿件处理进展,作者和专家也无法及时与编辑部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一来不利于稿件质量的提高。进而对提高工作效率和稿件质量、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样的一些问题,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的学报稿件处理系统是必要的,其目的是:可以克服我校学报编辑部传统稿件处理方式的局限,提高稿件处理速度和质量,方便作者与编辑的沟通与交流,也方便编辑部对编辑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可以节约期刊编辑出版的成本。进而可以实现从投稿、审稿、编辑、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比传统模式更加灵活方便。
课题的意义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此项目的开发,希望探索出一种网上稿件处理的流程模式,希望探索出一种网上稿件处理的流程模式,从中领会系统工程的思想,掌握系统开发的流程和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高校学报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刊发阵地,而且也承担着学术评价的功能。建立和完善用稿、审稿制度是实现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学术评价的关键。并且随着学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校学报编辑部稿件的管理会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的支持,所以本系统的开发要尽量依据学校学报编辑部的实际情况,认识到调研的重要性,切实做到从实际出发,开发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网上稿件处理系统。现购买的稿件处理系统不一定适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系统虽然规模小,功能也不强大,但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和扩充,逐步把其他功能融合进来,强化其性能,优化其功能,使其成为适合本学校的学报稿件管理系统。本系统的实施具有如下现实意义:
减轻了编辑人员的重复劳动,可以全方位整合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稿件发表周期,提高期刊竞争能力。
可以帮助编辑部管理作者、专家信息,帮助编辑部与他们的联系,实现投稿、审稿的网络化,扩大工作的范围和影响力,提高稿件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在研究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所要实现预期成果)
本系统所研究的重点:
,得到如下的组织结构图:

:
作者投稿的业务流程描述是:作者编写稿件,将写好的稿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投稿到编辑部,由主编接收。

主编分稿的业务流程描述是:主编接收到作者新投的稿件后进行稿件登记处理,然后按其各自所属的类型,进行分栏,分栏后便选择相应的责任编辑将分好的稿件送审给各个责任编辑进行初步审核。

编辑初审稿件的业务流程是:各个责任编辑接到主编分配给自己的稿件后,便对稿件进行初步审核处理,审核后,将自己的审稿意见及原稿件送回给主编。

主编审核初审稿件意见的业务流程:主编收到编辑的初审意见后,便对意见进行审核和统计处理,
既对各位责任编辑的审核结果进行进一步确认,确认是否可行,审核结束后则将各意见进行统计归类,再将统计好的具体意见通知给编辑,使编辑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编辑送审及退稿业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