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耳鸣耳聋
[概述]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症候之一,是指外界并无任何音响的刺激而患者却有音响的感觉而言。但必须指出,正常人有时在极安静的环境中,尤其在夜深人静时,可有轻微的耳鸣,此种耳鸣不伴有听力障碍,也无血管性杂音,属于正常性耳鸣。造成耳鸣的病因很多,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多属主观症状,客观检查较为困难。在听觉传导路上任何部位的刺激性病变都可以出现耳鸣,但听觉皮质病变出现耳鸣者罕见。耳鸣可分为低音调和高音调两类。低音调耳鸣表现为嗡嗡之声,与神经系统疾患关系不大,大多为外耳道、中耳部病变;高音调耳鸣表现为吹口哨音或蝉鸣;多见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耳聋是指听力的减低或丧失,可分为两大类:中耳的“鼓膜——听骨链”系统损伤或障碍引起的听力下降为传导性耳聋;内耳里的耳蜗或听神经及有关中枢损伤或障碍引起的听力下降或听力丧失,称神经性耳聋。前者,听觉系统的神经部分仍然完好,所以声波还可经颅骨传入内耳,引起听觉;在后者,听觉系统的中耳传导机能虽然完好,但因神经部分障碍,无论声波由哪一条途径传入内耳,听力均减弱或不能引起听觉。耳鸣可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鸣发展而来。耳鸣、耳聋往往是一种疾病的两种不同表现,有时可以同时存在。
[诊查要点]
(一)耳鸣
。
Bing(1956)认为,耳鸣几乎是听神经病变的一种必有症状,因而可以假定:如患者无(或从未有过)耳鸣,其耳聋就不是神经性的。
,见于外耳和中耳疾患。耳鸣同时往往有耳病史,如耵聍栓塞、耳流脓等。鼻炎引起的咽鼓管炎症继而发生鼓膜凹陷而发生耳鸣。
,又暴露在蛛网膜下腔内,所以屏障作用较差,易为毒素和药物损害,出现耳鸣和耳聋。耳鸣多呈双侧性,高音调性多见。多见于应用奎宁、水杨酸、链霉素等药物时。
,例如颈动脉瘤、或颈部疾患压迫颈动脉时,可以出现同侧的耳鸣。此种耳鸣的特点是与心脏搏动一致的似纺车叫的持续性耳鸣,多为低音调,随体位变动耳鸣程度可有变化。
(二)耳聋
,如疖肿、耵聍栓塞;中耳炎引起的鼓膜穿孔;各种原因引起的鼓膜内陷等耳科疾患。
(1)对低音调的听力明显减低或丧失,高音调听力正常或减低轻微。因此对低沉的声音听不到,而对尖锐的声音却能听到。
(2)音叉检查时,骨导大于气导,即Rinne试验阴性,无前庭功能障碍。
,产生的症状亦是多种多样。其症候的共同特点是:听力减退以高音频率为主,而对低调声波的感受影响轻微,因此对尖锐的声音听不到,而对低沉、粗浊的声音仍可感知。音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