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中国造纸行业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413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造纸行业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5/26 文件大小:4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造纸行业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造纸行业分析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二〇〇七年五月
目录
1 市场概述 1
市场规模 1
发展趋势 2
国产情况 3
2 市场结构及供给需求分析 4
市场结构分析 4
供给需求分析 6
3 主要纸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12
新闻纸价格走势 12
文化类纸价格走势 13
箱纸板和瓦楞原纸价格走势 14
白纸板价格走势 16
4 造纸原材料分析 17
木浆 18
非木浆 19
废纸浆 20
5 纸业竞争分析 21
国内竞争分析 21
国际竞争分析 24
6 结论 29
附表1 :2006年我国重点造纸企业产量前30名 31
附表2 :2006年我国重点造纸企业销售收入前30名 32
市场概述
造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产业关联性大,对林业、农业、机械制造、化工、热电、交通运输、环保等产业都有影响,因此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产业。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国内造纸业也展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2006年我国造纸业纸和纸板主要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038亿元,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纸业生产和消费第二大国,并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均列世界首位。
市场规模
我国纸和纸板总生产量与总消费量自2001年超过日本后紧追美国,一直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据最新统计的2004年纸和纸板总生产量与总消费量排名世界前五名的国家情况来看(如图1、图2所示),我国无论在总生产量上还是在总消费量上的增长率都是最快的,%%,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图1 2004年纸和纸板产量前五名国家及其相对于上一年的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协会
图2 2004年纸和纸板消费量前5名国家及其相对于上一年的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协会
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造纸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产量和消费量均保持着连年持续稳定增长。2001年-2006年我国纸和纸板总生产量与总消费量的增长情况和人均年消费量的增长情况如图3、图4所示:
图3 2001年-2006年我国纸和纸板总生产量与总消费量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协会
图4 2001年-2006年我国纸和纸板人均年消费量及其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协会
可以看出,我国纸和纸板的总生产量与总消费量近年来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2006年分别达到6500万吨和6600万吨,%%。与此同时人均年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2006年已经达到了50千克。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造纸业生产与消费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纸和纸板的总生产量与总消费量还将持续增长。
国产情况
近年来国产纸和纸板的质量及其稳定性有了根本性提高。国产纸在确保质量水平及其稳定性的前提下,其优良的性价比给印刷业以巨大诱惑力,从而使我国印刷业印刷用纸国产化率迅速提高,国产纸已成为国内市场的主要产品。例如:报纸是出版数量很大、时效性很强的出版物,当前人民日报印刷厂承印的各种报纸用纸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0%-90%;此外,国产铜版纸产量也在不断上升,质量在不断改善,档次在不断提高,品种在不断增加,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印刷业已对国产铜版纸能够全盘接受,基本满意。目前国内铜版纸市场的国产化率已超过80%。近年来,市场上大量涌现的色彩绚丽斑斓的期刊杂志、图书报纸、台历挂历、书籍插图、商品广告、超市海报、精美画册以及房产餐饮旅游业广告等高档印刷品绝大部分都是用国产铜版纸印刷的,应该说国产铜版纸在不断成长与进步。
正是基于国内造纸业的快速发展,近些年国产纸和纸板的消费量以及行业国产化率都在不断提高(如图5所示),2005年国产纸和纸板的消费量达到5406万吨,%。
图5 2001年-2005年国产纸和纸板消费量及行业国产化率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协会
市场结构及供给需求分析
市场结构分析
根据产品特性和用途的不同,纸类产品大致可分为新闻纸、未涂布印刷书写纸、涂布纸(含铜版纸)、生活用纸、包装用纸、白纸板、箱纸板、瓦楞原纸、特种纸及纸板以及其他纸及纸板等10类产品。
在我国无论在生产结构还是在消费结构中未涂布印刷书写纸、白纸板、箱纸板和瓦楞原纸这四类产品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共计约占70%;其余新闻纸、涂布纸(含铜版纸)、生活用纸、包装用纸、特种纸及纸板以及其他纸及纸板这六类产品共计约占市场的30%,如图6、图7所示:
图6 2006年我国纸和纸板生产结构与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