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外舞蹈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小舞:是相对于“六代舞”而言的,《周礼春宫》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大舞用于正式的、大规模的祭祀,小舞用于临时祈祷、许愿。
2、缀兆:古代乐舞中舞者的行列位置。《礼记·乐记》:“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郑玄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兆,其外营域也。
”
3、入破:唐宋大曲的专用语。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归入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入破即为破这一段的第一遍。
4、勾队:是队舞的一种程式,即指挥人数众多的歌舞队出场
5、队舞:是把大曲、诗歌、朗诵和舞蹈综合起来的一种表演艺术样式。用“队舞”来作这种艺术样式的名称,可能开始于唐代。晚唐诗人王建所作《宫词》说:“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到了宋代,“队舞”已成了宫廷舞蹈的主要表演形式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和完善。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 “翘袖折腰之舞”形容是哪一朝代的舞蹈?
是汉代。西京杂记>>卷第一记载:“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连。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婢数百皆习之。
2、“天鹅之死”的编导是谁?
。
4 F. s! Z' G' M, X# z( {4 g
3、我国古代的乐又称乐舞,是指哪些表演形式?
汉代乐舞百戏中的假形扮饰表演艺术,形式多样。对象是扮饰动物、仙人、历史人物;方式是假形扮饰或直接戴上面具,或将鸟兽等形象的道具拿在手里,或披在身上;或一人演头,一人做尾,二人合演:形态各异,表现力极强。而“面具”后来变成具有象征性的图案,对后世戏剧脸谱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服饰的装扮、面部的化妆,则促使表演中的装束和容貌更具角色特征,产生生动逼真、真切感人的艺术效果。
4、我国最早学习和引入欧美舞蹈的宫廷舞蹈家是谁?
清代舞蹈家裕容玲是唯一亲自向现代舞蹈家鼻祖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学习过舞蹈的中国人
5、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欢迎的《飞天》《荷花舞》是谁编创的?
被誉为中国舞蹈之母的当代舞蹈家戴爱莲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为什么说戴爱莲打开了中国民族舞蹈的宝库?
因为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接待厅里,陈列着世界4位杰出的女性舞人的肖像艺术品,其中之一便是戴爱莲的石雕头像。在揭幕式上,她曾深情地说;“荣誉属于我的祖国。”这肺腑之言或可作为对其舞蹈生涯的一种诠释。《警醒》、《前进》等舞蹈,歌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回到祖国。1940年春宋庆龄在香港会见了她。珍珠港事件后,她取道澳门到桂林。随即参加支援抗战募捐的演出活动,创作了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舞蹈《游击队的故事》、《卖》、《空袭》、《东江》和《思乡曲》等,对宣传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波斯广场的卖花女》、《杨贵妃》、《伞舞飞天》《荷花舞》《飞天》和《荷花舞》都是20世纪50年代戴爱莲的代表作,舞蹈公演后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成为全国许多舞蹈团体竞相学演并久演不衰的一个舞蹈。英国泰晤士报曾发表评论,称这个舞蹈“体现了戴女士处理人体造型和舞台空间结构的非凡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