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电大论文格式样本.doc

格式:doc   大小:146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大论文格式样本.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5/28 文件大小:1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大论文格式样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毕业论文
题目:
专业:
分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毕业论文指导卡
学生姓名
专业
Email:
毕业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Email:
指导记录
时间
内容
第一次
毕业论文评语:
毕业论文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
写作提纲(3#黑体)
(写作提纲内容小4#字宋体)
论文摘要(3#黑体)
(内容300字左右,小4#字宋体)本文就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末,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如何缓解我国现存的贫困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对策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被严重低估。我国目前的城市贫困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统一,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它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必然产物。因此,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一方面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另一方面要提高贫困人口的自身素质,优化就业环境,促进自主就业。
关键词:城市贫困新贫困体制转型社会变迁
(3-5个词,小4#字宋体)
目录(3#黑体)
一、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4#宋体)………………………1
(一)我国城市贫困的概念及类型(小4#,)………… 1
(二)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2
(三)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的主要特征………………………………3
二、我国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 4
(一)从宏观上分析………………………………………………… 5
(二)微观上的原因………………………………………………… 7
三、解决我国城市贫困的对策………………………………… 8
(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
(二)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多方面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8
(三)创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9
参考文献…………………………………………………………14
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3#黑体居中)
--------- (副标题4#黑体居中)
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贫困问题一直被看作为一种农村现象。这不仅因为农村的贫困人口在全国总贫困人口中占很高的比例,而且还因为当时城市的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微不足道的。当时城市贫困的严重性,无论就其规模还是就其相对比例而言,都远远小于农村贫困。可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末,我国城市贫困的状态变得严重起来,城市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逐年扩大,失业和下岗职工大量增加,加上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发展的相对滞后,不同程度地加剧了城市贫困的恶化。国内外学者把近几年出现的城市贫困称为中国的“新贫困”。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对此日益关注。关注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已被明确列为中央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4#黑体)
(一)我国城市贫困的概念及类型
城市贫困是相对于农村贫困而言的,是人类贫困的一种类型,因此,它具有贫困的一般特征。但城市毕竟不同于农村,它有着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从而也就决定了城市贫困的特殊性以及城市贫困概念的特殊内涵。(正文及二级以下分标题宋体小4#,)
关于贫困的概念,人们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做出过不同的界定,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是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
1
·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
,“现阶段我国城市人口贫困概念的定位应是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的缺乏”。
由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学者们在定义贫困概念时,均认为贫困是一种资源短缺状态,主要表现为缺乏维持基本生活标准的物质资料,尤其是早期的研究,更注重贫困人口的物质贫乏状况。但从我国目前的城市贫困来说,贫困人口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资料,而且更缺乏发展的物质条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生活资料的缺乏只是贫困的一种表现形式,缺乏发展的物质条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才是造成其贫困的真正原因。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贫困应当是缺乏基本的生活资料以及发展的物质条件和资本条件的生活状态。
(二)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得到了政府、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在中国政府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