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钢琴之王.ppt

格式:ppt   大小:92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琴之王.ppt

上传人:suijiazhuang1 2018/5/29 文件大小:9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琴之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钢琴音乐的奇葩
热身歌曲~
人们口中所说的乐器之王就是钢琴,而乐器之后是小提琴,而乐器王子是就古典吉他。
在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种古今乐器当中,现代钢琴被众多的音乐家们誉为“乐器之王”。
钢琴
练****曲有两种:一种为乐器演奏的技术训练而写的乐曲,常有特定的技术上的目的,如训练音阶、琶音、八度音、双音、颤音等
音乐会练****曲,一种作曲体裁。自从克列门蒂开创练****曲写作以来,便成为作曲家和钢琴家创作的一个领域。其中车尔尼创作的练****曲最多也应用最广泛。随着钢琴技术的不断延伸改革和发展,这种专门用来训练钢琴演奏技术的乐曲形式被赋予了更具音乐性的特点。
练****曲与音乐会练****曲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年少成名,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一生不离钢琴,被称为“钢琴诗人”。
肖邦
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在少年时代,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邦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曾经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
思想
肖邦的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两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三首、叙事曲四首、谐谑曲四首、练****曲二十七首、波罗乃兹舞曲十六首、圆舞曲十七首、夜曲二十一首、即兴曲四首、埃科塞兹舞曲三首、歌曲十七首;
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二十一卷。
成就
一八三一年七月,肖邦决定离开维也纳返回波兰。但是,当他途经斯图加特的时候,突然得到起义失败,华沙沦陷的惨痛消息。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天黑了,肖邦点燃一支蜡烛放在桌前,摊开日记本,挥笔写道:“……莫斯科鬼子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吗?他们践踏着成千上万的死尸填满的坟墓,他们放火焚烧城市!啊!为什么我连一个莫斯科鬼子都不能杀啊?……”他突然放下笔,霍地站立起来,用尽全力捶击钢琴,大声呼吼道:“不!波兰不会亡!绝不会亡!”
他把这炽烈燃烧着的感情凝结在音符里,他把全部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钢琴上。这首乐曲悲愤、激昂,曲调忽而上升,忽而急剧地下降,发出猛烈的咆哮,像一匹烈马在感情的波涛里搏斗、奔腾。在这首乐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所以它被称作《革命练****曲》。
背景
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