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绝对成交-鸿鑫人生(新).ppt

格式:ppt   大小:5,294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绝对成交-鸿鑫人生(新).ppt

上传人:marry201208 2018/5/30 文件大小:5.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绝对成交-鸿鑫人生(新).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绝对成交 《鸿鑫人生》
存款新思维养老新选择
医疗新方式理财新工具
投资新理念盈利新模式
个人专属资产避风港
换个视角看《鸿鑫》
存款新思维
解读中国人储蓄成瘾
凤凰网财经> 财经资讯> 宏观经济> 正文
解读中忆”
2011年10月10日 07:44 来源:中广网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分析文章认为,“中忆”。问题是,这种对于饥荒的集体“记忆”是否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储蓄的本能呢?
或许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像中国人那样储存那么多钱。从整体经济来看,中国人的储蓄额比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还多,即达到年经济总量的50%以上。多年来,对于中国人为什么要存那么多钱有过很多种说法。这里有一种新的解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来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的银行对待其客户越是糟糕,中国的客户存的钱就会越多。
解读中国人储蓄成瘾
从2002年以来,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在上升。截至目前,中均储蓄率高出100%还多,全球平均储蓄率为25%,而中国的储蓄率为56%。储蓄的增加,必然导致消费下降。2010年下半年以来,持续的物价上涨不但影响消费者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的提升,不少中低收入消费者又回归到捂紧钱包、精打细算过日子。
解读中国人储蓄成瘾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与中国经济总量比起来,中国人花的就太少了,其消费总额仅占GDP总量的35%,只是美国的一半,比大多数亚洲国家也低许多。与此相对应,中国的总储蓄率从1996年的36%上升到2009年的51%。为什么在一个钱越来越多的年代,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与信心没有随着GDP同步高速增长?反而,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分析文章认为,“中忆”。问题是,这种对于饥荒的集体“记忆”是否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储蓄的本能呢?如果不是本能,那么扩大内需就有希望,一旦建立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老百姓就敢于花钱。如果是本能,那么即便是有医疗、教育、住房的保障,中国人也照样会维持高储蓄率。
解读中国人储蓄成瘾
实际上,中国人的储蓄与国际上的标准模式“两头低,中间高”正好相反,即年轻家庭和即将退休的人存款率很高,而四十岁上下的人存款最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中国,医疗保险、退休养老、失业保险、社会保障、消费者金融品种等等都还很欠缺,许多人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敢不多存钱。
由此可见,中国人储蓄成瘾实属无奈。许多人或许明白,把钱放到银行里,对于自己来说并不划算。因为过去这些年,通货膨胀高于利息收入,存折上的存款月复一月地丢失了购买力,而参与其他投资又深感危机。如买房可以保值,但目前大城市的购房门槛已经很高。转到小城市置业,可能会遭遇“限购令”。投资股市,散户可能会是受伤害最深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80后、90后向美国人学习,与其把钱存起来,不断贬值,还不如将钱花掉,及时享受。
解读中国人储蓄成瘾
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一)存款新思维
银行存款定期与活期利率哪种高?
银行存款定期利息可否提前支取?
银行存款定期利息到期有几笔?
银行定期存款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
(以10万元存款为例说明:)
10万=5万+2万+2万+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