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慢性咽炎医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77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慢性咽炎医案.docx

上传人:scuzhrouh 2018/5/31 文件大小: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慢性咽炎医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慢性咽炎辨治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6月23日
□洪文旭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本病为咽部有干、痒、隐痛、异物感为主症的疾病,亦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有病程较长,病因复杂,不易治愈之特点。病因有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转为慢性咽炎,鼻、扁桃体炎症,口腔、牙病,或烟酒、辛辣、粉尘、化学气体刺激等;全身因素,如各种慢性病引发本病,以及职业因素(教师、演员等用嗓工作者)等引起本病发生。病理改变可见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以咽黏膜慢性充血、肥厚、淋巴滤泡肿大,或咽黏膜萎缩变薄为特征;按病理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咽炎三种类型。一般通过症状与体征即可诊断。
本病属于中医学“嗌干”、“咽燥”、“梅核气”等证范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金郁之发,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李梴《医学入门》云:“风燥咽喉干枯,常如毛刺,吞咽有碍”,“火炎上攻,咽膈干燥。”总之,本病是指咽部干燥,失其润泽的证候,病机多为津液布散失常,或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因咽上与口鼻,下与肺胃相通连,故与肺、胃等脏腑有关。治疗当以养阴润燥为***。辨证分以下3型治疗。
阴虚火旺型由于久咳失治,肺热伤阴,或热病后,胃阴耗亏,虚火内生,上灼咽窍而致。症见咽干急痛,有异物感,发痒干咳,痰黏量少,午后烦热,脘灼口干。舌质红,苔黄而干,脉象细数。治宜养阴清肺,舒利咽窍。方选养阴清肺汤化裁,药用玄参、麦冬、生地、青果、山豆根、射干、牛蒡子、桔梗、贝母、薄荷等。
痰阻血瘀型由于肺肾阴虚,内火偏旺,炼津为痰,阻滞于咽,脉络不通,咽失润养而致。症见咽干涩痛,痰质黏稠,咯痰不爽,喜咳恶心,甚则肿甚,滤泡增生,声音嘶哑,潮热腰酸。舌质红,苔薄黄,脉象滑数。治宜养阴清热,活血化痰。方选桑杏知柏汤,药用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知母、黄柏、板蓝根、丹参、赤芍、马勃等。
阴虚津枯型由于肺胃阴虚,日久化火,津液枯竭,不能上乘,咽喉失养而致。症见咽干甚痒,灼热燥痛,饮后痛缓,有异物感,夜间多梦,耳鸣目眩。舌质红,
苔干少津,脉象细数。方选生脉饮加味,药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生地、百部、百合、黄芩、山栀、白茅根、竹茹等。
亦可选用名医巫君玉的野蔷薇根汤(鲜野蔷薇根50~100克,洗净,劈成粗块,煎汁,频饮);朱良春的慢性咽炎散(炙僵蚕、炙全蝎、黄连各8克,炙蜂房、金银花、代赭石、生牡蛎各12克,玉蝴蝶6克。共研极细末,分作20包备用,每次1包,日服2次,饭后2小时用生地、麦冬、玄参各6克泡茶送服)。
临床表现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慢性感染所引起的病变,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咽炎患者由于咽部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慢性咽炎与中医学所讲的梅核气症状相似,正如《活人书》所记载:“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状者是也。”
治疗方法
慢性咽炎与生活****惯及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常常病程反复,缠绵难愈。很多医家每当遇此,常用化痰之法治疗,而吕志杰重视辨证,针对此病,证变方亦变。证属肺胃阴伤,虚火上炎者,以麦门冬汤为主方;证属肝气郁结,聚津为痰者,以半夏厚朴汤为主方;有瘀血者,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咽炎重至影响言语,且热象明显者,以银翘散为主方。笔者在案例按语中具体论述。
医案解析
案例一
谷某,男,28岁,2011年12月4日初诊。慢性咽炎,咽后壁有红色滤泡,咽干,着急上火时加重,已患病两三年,工作环境接触粉尘半年,现有感冒症状,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弦数。处方:①麦冬60克,党参30克,甘草15克,大枣6枚,山药20克,清半夏10克。7剂,水煎服。②桂枝30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大枣8枚,生姜20克。2剂,水煎服。嘱其先服用②方,再服用①方。
12月11日二诊:自述服12月4日②方后,感冒痊愈,药后出汗,仍口干,舌红少苔,唇暗少津,脉弦缓有力。处方:清半夏30克,厚朴30克,苏叶10克,茯苓30克,生姜6片,桔梗10克。7剂,水煎服。另用麦冬30克,胖大海2个。7剂,代茶饮。
12月18日三诊:仍觉咽有堵塞感,咽后壁有红色滤泡,吐白痰,舌红,脉缓。处方:①生地黄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甘草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 川芎5克,怀牛膝10克,玄参30克,浙贝母15克。②麦冬60克,党参20克,甘草10克,大枣6枚,山药15克,清半夏10克。①方4剂,②方3剂交替服用。
体会:此病例为笔者随诊所录。该患者具备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因其处于粉尘工作环境之中,导致疾病的发生。《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曰:“大逆上气,咽喉不

最近更新

数学小升初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 6页

数学小升初期末测试卷精品加答案 7页

数学小升初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6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达标.. 8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 6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突破.. 7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 6页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 9页

仙人掌病虫害防治技巧探讨 9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精品(考点梳.. 8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 7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培优.. 8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学生专用 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 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测.. 7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测.. 7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测.. 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7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7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7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7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达标.. 8页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9页

2022年乡镇公务员干部入党申请书范文 3页

减肥的数学建模 15页

危急心律失常的识别及处理 89页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共16页) 16页

志愿填报专题讲座136页文档 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