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八章刑事法律制度
(Criminal Law)
第一节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
人以何种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八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修订,1997年10月1日起
施行)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 公认的法治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二)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
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法第四条)
定罪上的平等量刑上的平等行刑上的平等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均衡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
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法第五条)
犯罪行为
刑事责任
刑罚
刑罚与犯罪性质相适应
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三、刑法的效力范围(适用范围)
刑法的
效力范围
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
地域效力
对人的效力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1、解决刑事管辖权问题的原则
1、
(1)属地管辖原则(属地主义)
(2)属人管辖原则(属人主义)
(3)保护管辖原则(保护主义)
(4)普遍管辖原则(世界性原则)
我国采用的刑事管辖权原则
以属地管辖为主,以属人管辖、
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为补充的原则
2、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
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刑法第6条)
领域
陆地领土、内水、领海、领空
领土的延伸:※我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
※我国驻外使领馆内
法律有特别规定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民族自治地方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3、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
(1)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外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2)中国公民在国外犯刑法规定之罪如按刑法规定
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3)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域外犯罪,一律适用刑法
4、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
5、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1、生效
2、失效
3、溯及力
从旧兼从轻原则
第二节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一)犯罪的概念
依照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法律特征)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应受惩罚性
二、犯罪构成及其要件
(一)犯罪客体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而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
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甲因抢劫杀死了乙,犯罪客体是——
乙? 公民的生命权?
犯罪客体:犯罪行为所侵犯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直接作用影响的具体人和物
1千米电话线(对象)
(犯罪对象)
国有仓库或某人私有公私财物所有权盗窃公私财物罪
架设在外正使用电话线公共安全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架设在外的军用电话线国防利益破坏军事通信罪
犯罪客体
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