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李泽楷的紧箍咒.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泽楷的紧箍咒.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8/6/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泽楷的紧箍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泽楷的紧箍咒
如果有证据证明李泽楷意图误导证监会,则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小超人”头上的紧箍咒成全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应有的法治声誉。
香港电盈私有化案件还在发酵。
去年4月,香港电讯盈科私有化被否决。今年2月,香港警方搜查电盈主席李泽楷在香港多达3个寓所及富通保险等多家公司。案中多名关键人物,包括财经界猛人袁天凡、前富通保险高层林孝华等,均被商罪科探员邀请至警署协助调查。
打击内幕交易是衡量证券市场公平环境的试金石,香港致力于成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沿,香港能否达成目标,关键在于市场的效率与公平的制度能否匹配。
去年电盈私有化项目被否决后,虽然就经济层面而言,中小投资者并未得到太大的收益,,主席李泽楷及他名下的盈科拓展,,第二大股东网通,,小股东每手收息1300元。派息总额达88亿元,占集团92亿元手头现金中的95%,而派息后电盈仅余现金约4亿元。私有化不成则大派现金,大投资者回收成本与红利,企业成为没有前景的空壳。
香港证监会站在中小投资者的立场上,向法院上诉否决电盈私有化。而此次香港警方介入,调查交易内幕,可以视作香港市场环境仍然处于法治之下。有香港评论人士对此作出高度评价,“香港整体在这件事上迄今成为最大赢家,因为案件充分显示了香港法治、资讯流通、新闻自由和***的优越,只要能够珍惜和巩固,则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就会可大可久”。
李泽楷是资本家而非实业家,他的财富来源于资本增值后转手出让获取暴利。李泽楷进入和记黄埔后不久,凭借高价卖卫视一役名动香江。1990年6月,李泽楷掌管新成立的卫星广播有限公司,1991年5月启动卫星电视项目。两年时间里,李泽楷以工作狂的姿态经营卫星电视。1993年7月,李泽楷伺机将卫视大部分股权高价卖给传媒大王默多克,两年为和黄净赚64亿港元,个人获得30亿港元的分红。这一年8月,李泽楷被提升为和黄副主席,与此同时宣布成立私人公司“盈科拓展”——电讯盈科的前身。
此后在香港数码港的建设中,港府最终决定与盈科合作“数码港”计划,港府负责出地作价60亿港元,盈科出资70亿港元建楼,共同完成总值130亿港元的“数码港”计划。港府注入土地这一硬资产,土地与IT成为两大热点,无怪乎“数码港”计划一经公开,就引起香港八大地产商及媒体的强烈抗议,他们抨击李泽楷靠他父亲李嘉诚与时任特首董建华的亲密关系,取得这样一个“大蛋糕”。
李泽楷不仅在资本市场大动干戈,在房地产市场也不甘寂寞。在内地,李泽楷同样惹来囤地之讽。北京工体四号地于2006年被李泽楷旗下房地产公司盈科大衍拿走,在约定的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