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复旦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史记》量词研究
姓名:李宗澈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指导教师:胡奇光
20040430
中文摘要《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许多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鲁迅先《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可以说明《史艺术。本文以《史记》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共时和历史的角度对《史记》中的量词进行描写和分析,进一步加强对汉语量词的历史演变的研究以及中韩两第一章,对《史记》的量词,先把它们分名量词与动量词,然后分析了每等的说明,分析它们的本义、引申义,作为量词的用义。过去学者们共同认为汉语的动量词到魏晋南北朝时才产生,近年来几位学者提到在汉代已经使用动量词的意见。本文通过对《史记》里的量词全面的分析,充分地证明在汉代已第二章,从共时角度对《史记》中出现的量词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具体说,从三个平面来分析量词的多样功能,就分析在《史记》里出现的量词的语法功能及语义功能,以及语用特征。对语法功能,分析量词与数词、名词的组合情况、语序、省略等的问题,以及量词和数量词组在句子里的语法功能与其特点等。量词除了计量用法以外,还包含着一定的语义功能,从量词和名词、特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三章,从历史角度,进行历史比较,分析出量词的变化和发展。通过比较的方法,考察《史记》表达的汉代量词的面貌及其历史上的位置以及汉语量围的扩大或缩小、消失等。本文从演变的角度,通过《史记》与《左传》、《三》量词所反映的汉代文化。最后分析量词发展演变的规律。给韩国语分类词影响的情况以及其用法上的异同。先概括韩国语分类词的大致面貌,就说明韩国语分类词的体系以及特征等。然后比较汉语量词与韩》里的量词和韩国语分类词,分析其影响关系。再对比中韩两国的同形量词,分析使用上的异同。同时证明中韩两》量词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多角度的研究,利生曾经说过,记》在历史、文学上的价值和其地位,同时可以证明《史记》具有丰富的语言个量词的用义。就是通过参考《说文解字》、《尔雅》、《释名》、经使用动量词的情况。最后添加《史记》里出现量词的统计,提高可信性。动词之间的选择关系为主分析量词的语义功能。另外,对量词带有的语用上的词的历史变化。比如:有些量词在汉代新出现,以前的量词在汉代发生使用范《汉书》、《世说新语》、化。再举几个量词的例子,详细地考察了它们的历史演变,同时分析出《史第四章,通过《史记》的量词与韩》量词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国量词的对比。《周礼》
用共时和历史角度的结合,描写和分析在《史记》出现的量词,同时考察了汉法上的异同以及其影响关系,进一步证明了中韩两国在文化交流上有流久的历本研究对古汉语量词研究,可以提供一份资料,同时对韩、量词、语法、语义、语用、演变、比较语量词的历史变化。本文又通过中韩两国量词的比较,分析中韩两国量词在用汉语量词可以提供一点有用的意见。史。
読,珹,,.瓵篠、、、,瓽,琩琣:,琽,琿甌,瑂,.,珼,:瓵瓼琣,,.琓琁瑃,
绪论量词的丰富运用是汉语的一大特点。量词是汉语中十分活跃而且极其普遍的一类词,运用量词可以增强语言表义的准确性,丰富性,形象性。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跟其他语言来比较,汉语量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数量,目前为止,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的量词就有五六百之多。诱其实单位量词是各种语言所共同的,此外,有的民族的语言还有各种量词早提出量词的名称,他说“量词就是标量的名词,添加在数词之下,用来作所计数的事物之单位。”;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指出“凡名词,非指人物量词列入指称词类,叫“单位词”。他说“白话里名词之上不能直接加数词,当中必须插一个单位词”。除了这些外,还有过“数位词”、“助名词”、“咐名词”等的名称。直至二十世纪五世年代后期量词在汉语词类中,才单独《“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有两种:计算实体事物的是物量词,计算行为动作的是动量词”。《史记》是汉代语言为代表性的历史文献,洋洋五十余万言,不仅是一个丰富的史料宝库,也是一个语言艺术的宝库。《史记》记述了上自五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历史,基本上以汉代语文为表达媒介,即便采录先秦典籍史料,也多采用汉时语言或改译为汉代语言。因此,可以说,时期这一断代语言的基本面貌,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在《史记》里,量词被大量运用,通过对《史记》量词的分析,可以概括汉代量词的面貌。在整个汉语量词的发展过程当中,汉代有一定的进步,例如;数量上有较大幅的增加,特别明显的是个体量词的增加,另外,数词与量词一起构成数量词组,贴在名词的前面或后面的形式渐渐增多。汉代量词可以么多的量词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