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ppt

格式:ppt   大小:2,029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ppt

上传人:czhenrgjiangh 2018/6/2 文件大小:1.9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
(台湾·余光中)
一、“一
目的:
出发点:
地位:
内容:
实现中国的统一大业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一国: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提、核心)
两制:两种制度,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主体),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萌芽: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
提出: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确立:
1982年新宪法第31条。(宪法保证)
1984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雏形: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形成过程
一国两制
提出:
成功实践:
针对台湾问题
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时间:1997年7月1日零点
1842年《南京条约》
新界
香港岛
香港——历史回眸
九龙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860年《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