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腰椎穿刺的临床意义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1、腰椎穿刺的临床意义有二:其一,诊断性穿刺,可测定脑脊液的压力,检查有无梗阻;检查脑脊的成份变化,包括脑脊液的常规、糖和氯化物,脑脊液的细胞学和IgG指数等;还可注入造影剂或空气,分别进行脊髓造影以观察脊髓腔的情况,或蛛网膜下腔及脑室系统的情况(气脑造影和脑室造成影),其二,治疗性能穿刺,主要注入药物,或放出炎性脑脊液或血性脑脊液,如结核性脑膜炎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腰穿的适应征:(1)脑血管病:观察是否血性脑脊液,鉴别是出血性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或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2)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各种脑膜炎和脑炎的鉴别诊断,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能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可通过脑脊液的压力、脑脊液的细胞数、蛋白量、糖和氯化物会含量加以区别。可作细胞学检查,细菌学检查,霉菌性脑膜炎还可作脑脊液墨汁染色检查隐球菌。支各种病毒性脑膜炎可用脑脊液作PCR或转录PCR检查,以确定疱疹性病毒性、巨细胞病毒性右肠道病毒性脑炎。
(3)脑肿瘤:可见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蛋白含量增高等,均有助于诊断。脑或脊髓的转移性能癌瘤在脑脊液中可查到癌细胞。
(4)对一些诊断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如痴呆、器质性精神症状等,可作脑脊液检查,为临床提供资料。
(5)脊髓病变:通过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及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可协助判定脊髓病变性质为脊髓压迫征、肿瘤、炎症和出血。
(6)进行椎管造成影:因CT、MR广泛使用,已少用。
(7)治疗性腰穿:对颅内出血性疾病、炎症性病变和颅脑手术后病人,通过腰穿引流出炎性或血性脑脊液,以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和病变的恢复。也可以通过腰穿作鞘内药物注射,如抗菌素以控制颅内感染,地塞米松和α-糜蛋白酶等以减轻蛛网膜腔粘连。
3、腰穿的禁忌证:(1)腰穿部位皮肤和软组织有局灶性炎症感染,或脊柱结核等,可能将细菌带入蛛网膜下腔或颅内。
(2)颅内占位性能病变伴有明显颅内高压或已有脑疝迹象,特别是疑有后颅窝占位性病变者,腰穿易促使或加重脑疝形成,引起呼吸骤停或死亡。
(3)病情危重处于呼吸循环衰竭者。
(4)脊髓压迫征的病人,脊髓功能处于即将完全丧失的临界状态,切勿轻率地进行腰穿。在未明确骨质有无破坏之前不应作腰穿,特别是高颈髓病变,腰穿后可能会使用权病情恶化,重者可致呼吸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