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唐雎不辱使命》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455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雎不辱使命》课件.ppt

上传人:shujukd 2018/6/4 文件大小:1.4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雎不辱使命》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位人物,哪个事件啊?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秦王,图穷匕见,刺秦王不见,被杀。秦王大怒,发兵伐燕,并灭掉了燕国。可是大家知道吗?这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5年,另一位士人,同样仗剑入宫。不同的是,这位士人,他不仅保全了自己,保全了处于弱势的国家,而且让秦王也为之屈服。
这位士人是谁,他是怎样做到如此的呢?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辱没、辜负
唐雎,魏国人,是安陵君的臣子。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使秦王吞并魏国的企图落空,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经西汉末年刘向之手编订,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国策,共33篇。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的影响。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在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叙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
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读一读,写一写
唐雎( ) 怫然( )
韩傀( ) 免冠徒跣( )
缟素( ) 庸夫( )
色挠( ) 以头抢地( )
休祲( ) 寡人谕( )矣

fú
guī
xiăn
găo
yōng
náo
qiāng
jìn
yù
翻译课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
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
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
唐雎使于秦。

对…说
想要

表加重语气,“一定”
答应
给予恩惠

交换
很好
即使这样
始终
守护
通“悦”,高兴

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