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z_198622 2015/6/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化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生物)
学号:142051
姓名:朱璐
目录
前言……………………………………………………………………… 2
教材与学****任务分析:……………………………………………2-3
二、学情分析: …………………………………………………………3-4
三、教学目标: …………………………………………………………3-4
…………………………………………………………3
2. 能力目标…………………………………………………………4
……………………………………………4
四、教学重难点: ………………………………………………………4
五、教学策略: ………………………………………………………… 4
六、课时安排: ………………………………………………………… 4
七、课前准备: ………………………………………………………… 4
八、学****方法创新设计:…………………………………………………5-6
1、已知-想学-已学列表…………………………………………5
2、发言筹码…………………………………………………………5-6
3、生物日记…………………………………………………………6
九、教学过程: …………………………………………………………7
………………………………………………………… 7
…………………………………………………………7-8
………………………………………………………… 8-9
……………………………………………………………9-10
…………………………………………………………… 10
…………………………………………………………… 10
十、学****流程图:…………………………………………………………11-16
前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它以形象的文字、清晰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悦耳的声音以及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智能化的软件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和灵活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单一、枯燥、呆板的教育形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学生需要接受的是更多、更新的知识,而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让教师真正作到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基于上述原因,本人在学****中尝试将高中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一内容运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教学,制定出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任务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本章前两节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及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本课是在了解前两节的知识基础之上,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选择性是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的,那生物膜的这种选择性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则在这一节中来阐述。主要介绍两大块内容,一是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要求学生理解这三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从膜两侧的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代表的例子等方面来进行对比。二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胞吞和胞吐,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这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老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本节教材中的“问题探讨”设置很好,有启发性和思考性,通过对比不同物质通过不含蛋白质的人工脂双层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葡萄糖不能通过脂双层,而小肠上皮细胞不仅能吸收水,还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很自然地引出后面的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值得注意的是,“问题探讨”并未将所有该提的问题和盘托出,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如,学生可能会问:“钠离子、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脂双层,但是却能够被细胞吸收,这是为什么?
”也为后面讲述主动运输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培养了提出问题的能力。此外,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直观的动画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原理性的内容,但学生并不难掌握,通过自学课本,结合老师的动画课件演示,学生还是能很容易比较出三种方式的异同的。但是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题时,可能会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