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药品价格贵原因.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品价格贵原因.docx

上传人:plm860108 2018/6/6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品价格贵原因.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药品的价格贵原因
 药品费用上涨过快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药品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医院、医药公司、药厂以及物价管理部门在药品价格形成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现有药品利润分配的格局如何?如何控制药价?前不久,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大型专题调研,让我们看看有关专家的分析。
 为什么说药品费用上涨过快
都说近来药品费用上涨过快,依据何在?且看统计数据:90年代以来,%的速度增长。其中,%%,人均医疗药品消费水平年平均增长20%,%%。我国医疗药品消费总额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达50%以上。
 药品费用上涨过快,包含两个因素:其一,药品用量增加。1990~1997年,全国药品用量增加了92%。其二,药品价格上涨。1990~1997年,药品价格增加了101%。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
药品费用上涨是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定价等
各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有合理的因素,如人口增加及其老龄化、疾病模式转变、医学科学进步和医疗消费水平提高等。也有不合理因素,如药品使用不当、进口药贵重药使用过多等药品消费问题;有药品流通环节过多、过乱,造成流通费用过高、层层加价等流通问题;有药品生产过剩造成过度竞争、引发药品回扣等生产问题;还有药品定价不合理、甚至“虚高定价”等药品价格管理方面的问题。。在一般商品市场,根据价值规律,供大于求,就会形成买方市场,促使商品价格下跌,刺激消费拉动需求。
但在医疗药品市场,由于药品生产过程比较复杂,
技术性较强,政府物价部门很难确切掌握各类药品的真实费用消耗,对药品的报批价格不能实施有效的监控,使生产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有机会将广告宣传费等名目繁多的促销费用计入成本,使药品名义成本高于真实生产成本,形成产品销售的让利空间。更重要的是,在一般商品市场,消费者可以根据商品的价格、品牌、质量主动选择商品,并且可与供应商讨价还价。而在药品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真正的消费者———病
人,一般只能通过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第三者——医院来完成药品消费,由医生建议和决定服药
品种和剂量。据初步估算,我国医疗机构处方用药占全国医疗药品消费总额的85%以上。一般情况下,病人无法选择药品品种用量,也无法讨价还价,只能被动接受。这样,从理论上讲,在医疗药品市场,医生应是消费者的代言人。但是,在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长期不完善的情况下,随着财政补贴的逐年萎缩,劳务收费水平偏低,迫使医疗机构将其补偿重点放在药品加成收入上,多开药、开好药,增加药品的差价净收入。这样,
生产厂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产品的让利空间,使用不规范竞争行为,利用非法促销手
段,与医疗机构联手拉动医疗药品费用迅速上涨。
于是,医疗药品市场的作用机制出现逆反现象,
竞争的结果不是降低价格,而是使价格在竞争中越抬越高,高价格带来高回扣、高利润。加上医药流通领域推波助澜,在消费者中存在的“高价药进口药疗效好”的传统观念和心理误区,以及公费劳保医疗享受者个人经济意识的淡漠,多方利益驱动的结果,必然是一浪高过一浪地把药品费用推向持续上涨,居高不下。供过于求导致混

 从药品的生产情况看,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飞速发展,,制药企业从80年代的500多家增加到1996年的近6000家,三资药厂从100余家增加到1500余家。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药厂便通过两种方法进行争:
一是“降价策略”。通过更多地给医院和医药公司让利折扣,压价销售、甚至低于成本销售。该类产品主要是仿制生产的普通药品,约占医院药品销售额的60%左右。二是“提价策略”。由于普通药品的降价空间有限,迫使许多厂家通过改变剂型、包装甚至商品名称等手段,将仿制的普通药品“包装”成三类、四类“新药”,
将所谓“新药”的价格定得大大高于生产成本,
为进行高折扣的促销留下足够的空间。据调查,许多合资药厂的药品以及国内药厂的“新药”价格是生产成本,1~10倍。无论是“提价策略”还
是“降价策略”,都是为了“多给折扣、多卖药、多赚钱”。
 从药品的流通来看,国营药品批发主渠道功能萎缩,医药流通企业环节过多,导致管理费用上升,
层层加价。允许企业直接向医院供药的政策以及合资药厂带头引进的以医院、医生为主要对象的“营销策略”,滋长了药厂给医院折扣和贿赂医生的“回扣风”,加剧了药厂间的恶性竞争和药品流通的混乱。据调查,合资企业的推销人员占人员总数的30%~50%,%